中国人总是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是的,谁不希望结果是美好的呢?这是人们的一种期望。
人们总是看到最后了,要结局了,就盼着团圆。可大团圆的结局看过之后会使人很快遗忘这一切。因为人们觉得高兴,已经没有什么让人再去忧心,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而悲剧则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他会让你揪心,不平,甚至日日夜夜折磨着你,可同时,也会给你带来很多反思。
从前,我也不喜欢悲剧,觉得太压抑了,我本来就是看电视找个乐趣,为什么还要这样折磨自己。
今年的《鹤唳华亭》让我改变了想法,或者是认清了自己的想法。
可能我并不是不喜欢悲剧,又或者是悲剧的概念也应该更清晰一点。
在大多数观众眼里,一般说来,只要大结局男女主角其中一个死了,那么就会被定义为悲剧。
从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放到鹤唳华亭中,萧定权是一个干净、青春的人,他的一生都在坚持着君子的作风。
再说他的性格,他非常渴望父爱,即使父亲经常打骂他,可只要父亲的一句表扬,他就会开心的不得了,把一切全抛在脑后。也因为小时候失去了很多,想留住身边的人,把一切看的太重,难免有些怯懦。在剧中,几乎一集哭三次,他的心是很脆弱的。
他身为太子,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一直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遵循着老师对他的教诲,是一股清流 。
可是,他真的适合做皇帝吗?
这是一个大大的疑问。他将来做了皇帝,他能不能让朝局稳定,平衡各方势力。
答案有很大的可能是不能。自古帝王多无情。他深受制衡之害,自己肯定深深厌恶这些,他如果想要做好君王,势必就要放弃自己的青春、干净。成为第二个萧睿鉴,可是他不会的,深受儒家思想的他,绝不会成为自己所厌恶的这种人。
既然当皇帝对他来说是痛苦的,那么何不让他保持他的青春、干净。那么适合他的只有两条路——隐居和自杀。
隐居,听起来是很不错的,剧中开头也说了,“可得解脱处,唯神佛前与山水间”,远离朝堂,和阿昔好好过日子,多好哇。
可在深层次想,他真的能安心过日子吗?他是太子,从小受到的教育,老师、舅舅、逢恩等等好多人,在他身上寄予了多少希望。他要他在一天,就一定会一天尽到太子的义务,他不会放纵自己。
那么,还有最后一条路,自尽。这也许是对他来说最好的结局。不用再纠结、痛苦,不用再当棋子,他可以保持他的大义,做个青春、干净的人。对他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圆满吗?
所以说,死,不一定是悲剧。就像一个深受病痛折磨的人,有一天他离开了人世。从某种角度出发,他是幸运的,他终于可以不用痛苦了,他解脱了。对于萧定权,也是这样的。
不要强求大团圆,悲剧也是一种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