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刑场上的牛虻

刑场上的牛虻

作者: 一生情_4f5e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2:51 被阅读0次

......简短的准备工作迅速完成了,牛虻自动站到指定的地方,只是微微转过头来,向初升的朝阳那一片红黄交融的美景望了一会。他再一次提出不要蒙住眼睛的要求,那一脸挑战的神色,直逼得上校只有勉强答应。双方都忘记了这会使得士兵们十分难受。

他面对着士兵站着,脸上在微笑,马枪在士兵的手里不住地抖动。

“我已经完全准备好了。”他说。

中尉向前跨了一步,也激动得有点颤抖了。他从来还没有发过执行死刑的口令。

“预备——瞄准——放!”

牛虻稍稍摇晃一下,随即恢复了平衡。一颗没有定准的子弹擦破了他的面颊,一点点血滴在他的白领结上。另外一枪打在他的膝盖上边。火药的烟雾消散之后,士兵望着他,看见他仍旧在微笑,用残缺的手抹去脸上的血。

“枪法坏透了呢,伙计们!”他说着;那响亮而清晰的声音,把那些可怜的士兵的目瞪口呆的窘态打断了。“再试一下看。”

士兵发出一阵共同的呻吟和颤抖。原先每个人都故意向旁边瞄准,暗中希望那致命的一弹不是从自己手里而是从旁人手里发出去的。现在呢,牛虻仍旧站在那儿,对他们微笑;他们只不过把行刑变成了屠宰,那可怕的一套又得从头做一遍。他们都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把枪口垂下来,无可奈何地听着军官们狠声的咒骂和斥责,用麻木的惶恐的眼光瞠视着那个已被他们枪杀但又没有死的人。

统领向他们的脸上挥着拳头,发狂似地嚷着,叫他们立正,举枪,赶快把事情结束。他也已跟他们一样完全丧失“士气”了,再也不敢去看那个可怕的形象老是那么站着、站着,不肯倒下去。等到牛虻对他说话,那嘲弄的声音使他吓了一跳,而且簌簌发抖。

“今天早晨你派的这一队人真不行,上校!让我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使他们搞得象样些。来吧,伙计们!把你们的家伙举高一点,向左边移一移。啊呀,朋友,你手里拿的是马枪不是油锅呀!都对准了吗?那么来吧!预备——瞄准——”

“放!”上校向前一冲,抢先发出了最后一声口令。要是竟让犯人发口令去枪毙自己,那还象什么话呢!

又是一阵紊乱而无组织的排枪,随即那队士兵乱做一堆,大家簌簌发抖,睁着发狂似的眼睛瞠视着前面。其中一个甚至并没有发射,把家伙往地下一扔,就蹲下去低声哼起来:“我可不行——我可不行!”

硝烟慢慢散了,飘浮到空中和晨曦融成一片;他们看见牛虻已经倒下去了,可是也看出他仍旧没有死。最初一刹那间,士兵和军官们都呆呆站在那儿,好象变成了石像,眼睁睁注视着那可怕的东西在地上扭动、挣扎。然后医生和上校同时叫了一声,冲上前来。因为牛虻已经拖着一条腿跪起来,而且仍旧面对着士兵在发笑。

“又打歪了!试试——再来一下看,孩子们——看——看成不成......

他突然摇晃起来,随后就向一旁倒在草地上。

                                                                            (艾·丽·伏尼契:《牛虻》)

作者简介: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1864.05.11 - 1960.07.27),爱尔兰女作家。原名艾捷尔·丽莲·布尔,是著名的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的第五个女儿,出生在爱尔兰的科克市,幼年丧父,家境贫困。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1897年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出版了小说《牛虻》,这部小说在中国影响巨大。

评:

牛虻是意大利的伟大的革命家,作者为了生动地体现牛虻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用了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我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枪法坏透了呢,伙计们!”,“今天早晨你派的这一队人真不行,上校!让我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使他们搞得象样些。来吧,伙计们!把你们的家伙举高一点,向左边移一移。啊呀,朋友,你手里拿的是马枪不是油锅呀!都对准了吗?那么来吧!预备——瞄准——”这些语言让人感觉好像被枪毙的不是他,而是别人,甚至中尉都害怕让犯人牛虻自己发出“放”的口令而抢先发令。

另外作者还从执行枪决的士兵们的表现从侧面展现了牛虻的面对死亡的泰然自若,“马枪在士兵的手里不住地抖动”,“士兵发出一阵共同的呻吟和颤抖”,“那嘲弄的声音使他吓了一跳,而且簌簌发抖。”

这些都是只有那些拥有伟大的革命信仰的人才能拥有的品质。

相关文章

  • 刑场上的牛虻

    ......简短的准备工作迅速完成了,牛虻自动站到指定的地方,只是微微转过头来,向初升的朝阳那一片红黄交融的美景望...

  • 四十年后的样子(9)

    我贪婪的读着(不管是否禁读的)书,其中《牛虻》对我影响很大。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

  • 《牛虻》之劝说父亲跟“我”走

    不管我活看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以牛虻的命运、遭遇和结局为线索开展文章,将牛虻钢铁...

  • 如果他们不是父子,会成为一对好基友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 之前对于《牛虻》的印象,全部浓缩到这...

  • 《狮子与牛虻》

    《狮子与牛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狮子和一只牛虻的故事。 有一天,狮子发疯的对着牛虻大吼道:“滚蛋!你...

  • 牛虻:这只是父与子的故事

    初识《牛虻》,是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当初,我想当然地以为《牛虻》也是一部革命小说。直到偶然读到《牛虻》,被...

  • 《牛虻》中革命、伦理、理想和民粹派倾向

    1.《牛虻》中的革命 一些《牛虻》的读者,更喜欢从亲情伦理、爱与背叛这些角度欣赏小说。尽管《牛虻》不是一个单线的革...

  • 与保尔、牛虻、斯巴达克思这样铁一般坚强的人在精神上同在

    我闺女最近要看小说《牛虻》。我明白,她是要从这本经典著作中,从牛虻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牛虻》之为名著,是缘于保...

  • 苦难

    牛虻说: 无论我活着,或者是死亡,我永远都是快乐的牛虻。 年少时,锦衣玉食的生活中,牛虻总是忧伤,一点风雨就能将他...

  • 《牛虻》

    “牛虻”所处为19世纪30-50年代,当时的意大利自1796年拿破仑侵入后,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又被分割为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刑场上的牛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dl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