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帮助孩子训练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叫做情感引导法。这个方法的逻辑是这样的:
首先,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情绪,教给孩子表达情绪的丰富词汇,鼓励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其次,要正面关注孩子的负面情绪,不加评判地认同孩子的感受,父母应该把孩子出现负面情绪当做是跟孩子交流的好机会。要重视情绪的价值,认可和倾听孩子的情绪。让他们觉得父母是理解自己的,是自己的盟友,愿意信任和依靠父母,并且相信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感觉,相信自己的判断。
接着,父母要等孩子情绪平稳后,引导孩子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帮助孩子表达情绪时,给情绪贴标签是个好方法,它能有效地安抚神经,帮助孩子从负面情绪中平复下来。简单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比质问孩子好得多。
最后,父母还要帮他们尝试着正确地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为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如果只是让孩子发泄情绪,而不关注孩子的行为,不去指导孩子的行为,孩子依然不能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变得任性妄为。家长需要在孩子表达了情绪之后,给孩子明确的行为界限,告诉他们恰当的和不恰当的行为,让孩子知道,出问题的不是自己的情绪,而是不恰当的行为。
通过情感引导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大量的情感类的词汇,他才能够学会跟你用成人的方式来沟通。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我们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首先教他的是什么词?通常是“爸爸”“妈妈”“月亮”“星星”什么“汽车”“银行”,都是这些名词,你发现吗?所以孩子为什么会经常小时候撒泼打滚?躺在地上不停地哭啊,不停地叫啊,为什么?原因是什么?好多家长讲说:“那是因为他自己觉得这个有效。”不对,是因为孩子除了这招之外,他不会别的方法,没有人教过他用什么样方法是有效的。你教了他一大堆的名词,而实际上你最应该教给他的是什么呢?“这叫做沮丧。”“这叫做开心。”“这叫做分享。”“这叫做快乐。”“这叫做协调、协同。”等等所有的这些情感类的词汇,才是我们最应该通过各种各样方式的教给他们的。
但你发现情感类的词汇比较难教,“快乐”,他看不到,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快乐?对吗?所以必须得学会用情感引导的方法帮助他学会大量的情感类的词汇,他才能够变得善于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感觉。所以今后你们如果再看熊出没的时候啊,不要仅仅看到这个孩子哈哈笑就OK了,光头强“咚”脑袋被砸了一下,这个时候你可以问问孩子,你说:“你觉得光头强这会儿的感觉是什么?”“你觉得光头强心里在想什么?”这都是在帮助孩子学会来了解他人,所以情感引导的整个过程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在这儿有一个很好的步骤:
第一步,首先你要学会能够给孩子埋下一个种子。什么叫做埋下一个种子呢?比如说今天晚上我要带孩子出去吃饭,在吃饭之前你需要告诉孩子,你说:“哎,今天晚上咱们要一块儿去吃饭,那就是说,在进入包间以后,咱们不能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声地叫唤,也不能摔盘子摔碗。你能做到吗?这个就是咱们今天晚上吃饭的要求,能做到吗?”好了,这是讲的第一遍哈。讲完这第一遍以后呢,在出发之前讲一次,在路上讲一次,到了饭店的时候呢,再跟他确认一次。这时候叫做埋下种子,你首先得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我们很多父母经常不做这一步,直接就是:“你给我乖一点儿。”乖一点儿这件事孩子是做不到的,很多演员说,你要演出那种悲愤的状态,等等哈。形容词的要求都是很难做到。你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才是合理的哈。播下这个种子之后呢,好了,带孩子去享受晚餐哈。
第二步,你要学会不断地观察和判断孩子,你要知道孩子此刻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孩子这会儿在不在他的情绪正常的这个范围之内,还是他逐渐地开始失控了?当然你要知道,仅仅有种子孩子未必能够做得到,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对吗?
然后,要学会聆听。当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你一定要能够有倾听的手法。比如说,蹲下来、直视他。蹲下来,跟他目光是平视的,然后问问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你教他要了解别人的感受,那你也要学会去了解他的感受,这时候如果孩子真的生气,哇,很生气,怎么办呢?比如说,孩子现在很抓狂、很生气,然后你跟他讲说:“你别生气,生什么气?都是小朋友玩,有什么好生气的?你再这样生气,不带你出来玩儿了。”这叫做指责,这叫做要求。所以当你这样和孩子讲话的时候,孩子会变得更加的生气。因为他那个生气的感觉根本没有得到理解,没有得到释放。所以这时候,跟成年人一样,你需要跟孩子讲这样一句话,说“妈妈能够理解你现在很生气。”“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妈妈知道你觉得有点委屈,是这样吗?”“妈妈知道你疼,对吗?”能够准确地反应出他此刻的感受,孩子的情绪才会逐渐地下降!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从秋千上掉下来,“咻”摔在地上,这时候妈妈跑过去,千万不要讲说:“不疼不疼,快起来。”你看,你没有反应他的情感,你根本没有在乎他的情感,你忽略他的情感。这时候你应该过去讲说:“哎,我知道从秋千上荡那么高掉下来很吓人,对吗?你还有什么地方疼?你告诉妈妈,看看妈妈能不能帮到你?”这时候才叫做准确地读出了对方此刻的感受。
当你能够准确地读出孩子此刻的心情和感受的时候,他的情绪水平才会快速地下降,他才会恢复正常。你要知道,在一个孩子没有恢复正常的时候,你跟他讲任何道理都是没用的。要考虑谈话的内容,考虑谈话的氛围。而我们很多父母是压根儿不考虑谈话的氛围,我们只管把自己想讲的话一个劲儿地讲出来,孩子都已经听不进去了,或者孩子已经崩溃了,已经抓狂了,你还在后边跟着不停地说、不停地说,这就是唠叨。所以导致的结果是,说的越多、孩子越不听。
因此父母也要首先学会说:“情绪怎么样?”我能不能把他的情绪先安稳下来?让孩子感受到说“有人能够关心到他。”然后再问他:“那么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做?”所以在接下来,当孩子情绪恢复正常以后,我们来学会引导他解决问题。那么问问他,“那你看,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怎么样表现,才能够和小朋友好好地相处?”“你觉得怎么样能够让你们大家都开心?然后不打架。”引导孩子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在孩子把这件事做对了以后,要做什么呢?你要告诉孩子说:“你刚刚这个行为做得很好,这个行为就叫做什么。”这就是情感引导。
一个小孩子的行为哈,就是从我们的父母的身上学会的。有一句话特别重要,叫,“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如果你的复印件出了问题,你觉得一般是哪儿出了问题?你不会怀疑是复印过程出了问题吧,对吧?所以大部分孩子身上的问题,都在父母的身上有所反应。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难于沟通,你的孩子不听话或者怎么样,那么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你根本没有尽到这个责任,你没有教会他怎么去做。
前两天我坐火车,看到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一路上两个人都在打呀。就是那个小男孩,就一直吵、一直大声叫,那个母亲就使劲儿地掐他,母亲的唯一方法就是掐他,掐到那个孩子哭,又疼又哭。然后母亲说“那我不要你了。”就把他扔到另外的车厢去。然后整个车厢一路上就看到他们两个人在那疯狂地打斗啊。我真的觉得这种现象在中国挺普及的。
你们有没有见过有的妈妈在路上走,然后说“我不要你了”?小孩在后边不断地追、不断地追,对吗?这种现象简直太多了。你知道发生一次这样的事情,对小孩子的内心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吗?就只要有这么一次,孩子就知道“父母对他根本不是无条件的爱。”我经常会问家长,我说:“你们爱你的孩子有条件吗?”大家说:“没条件的呐,我当然是无条件的啊,他做什么我都会爱他。”但是你们表达出来的都不是。我们经常会跟孩子讲说:“你要再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你要再不听话,我不要你了。”“你要再不听话,把你送人了。”“我们都喜欢听话的孩子,我们都讨厌不听话的孩子。”你看看有没有条件,当你给爱附加上了这么多的条件的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孩子在你面前不能够轻易地接受错误了,因为孩子一旦在你面前轻易地承认了错误,那么就意味着爸爸妈妈可能会不爱他,这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你越批评他,他就越敏感。那么,无条件的爱是不是等于溺爱呢?无条件的爱就意味着说“你做什么都行,你做什么我都罩着你,没问题。你去打人,我替你买单。”不是这意思哈。“正因为爸爸对你是无条件的爱,所以爸爸才要来帮助你。”“因为爸爸爱你,所以爸爸告诉你怎么做是对的。”你看,这叫无条件的爱。
然后在批评完了他之后,纠正了他的行为之后,还要再说:“尽管今天爸爸批评了你,尽管今天爸爸纠正你的行为,但是爸爸依然怎么样,还是爱你的。”这才是真正无条件的爱的家庭应该有的语言模式。夫妻之间也一样,当然夫妻之间建立无条件的爱,会比亲子之间建立无条件的爱要难很多。不过一个家庭要想稳固,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否则的话,两口子一吵架,就会说:“你爱找谁找谁,你看谁好,你跟谁一块儿过去。”因为他心中觉得不安全,他没有无条件的爱。
情感引导法是帮助孩子建立大量表达情感类词汇的工具和方法,因为情绪是一种心理或思维活动,非常抽象,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被语言标签过的情绪才容易被父母引导、被孩子认识和管理。有4个步骤操作情感引导法,依次是:告知孩子正确的做法;不断地观察和判断孩子的行为状态;用反应情感的方法聆听孩子,做有效的沟通;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管理好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