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由衷地赞许。这是对外人,你打扮得咋那么得体呀,就像我们在参加培训的时候,总结里就写得哎呀,汤总,李院长真的太棒了,都是由衷的赞美,但你回到家里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表扬其他人呢?
对于孩子,很多家长还会觉得这孩子那么小,他能听懂我说的话吗?还得反复去解释,其实你真的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所
以为什么还要去做胎教呢?比如,某个人经常倾听他人吐露心事,我们会夸这个人“善于帮人排
忧解难,很有亲和力";早就和你说了,好好学习,你就是不听,也不知道你那么笨到底是随了谁,有的人还说真是跟你爹一样,和你奶奶真像,是不是就把这些语言加入你不喜欢的人身上。
有一天,我老婆就把儿子的试卷拍到桌子上,说你看看这考的到底管不管,老师打电话来说考到
倒数第6名,我一看96分,我说这不九十多分吗,下次就正数第一名,我们看看问题在哪,第一,老师出的题太简单了,以至于那么多孩子都得满分,第二那么多孩子都得九十多分的也不差,只是马虎,所以你有必要这样去批评吗?所以如果老师这样来找,我就要说你为什么还要在上面写上倒数第几名呢?这不是有效鼓励,也不是正确批评,那老师有问题,家长也跟着有问题,那孩子还有活路吗?
某个人衣品很好,我们会夸这个人“很有品位”;某个人能够笑谈个人得失,我们会夸这个人“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善于缓和气纸”。
总之,我们会从他人的言行举止中发现不同于自己的行事作风。当我们心生羡慕时,就会对对方产生亲近感,自然而然地不吝夸赞。而对方听到我们的夸赞之后,也会欣喜不已。
但是当沟通对象变成自已家孩子时,父母恨不得表扬孩子后立刻见到成果,或者在心里打鼓,生怕自己的想法没能准确地传达给孩子。出于这些原因,父母很难将表扬的话说出口。
比如,孩子的考试成绩一直都很差,父母就会对孩子说:“怎么只考了50分?”“这么简单的题都答错,你
可真笨!”“早跟你说要好好学习,你就是不听!”有些父母甚至会火冒三丈,对看孩于吼道:“也不知道你这么笨,到底是随了谁!”
甚至于父母当着孩子吵架,你看我那天说什么,你非得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就把这些也扯到
考试上面去,孩子把试卷给你,你就要给他鼓励。
其实,父母在说孩子笨时,并不是真觉得自家孩子笨。我相信、父母这样说,无非是想激励孩
子,让孩子对学习更上点心,更用功一些。然面,父母抱着鼓励孩子的想法说孩子笨,孩子却
很容易信以为真,觉得自己可能真的很笨,从而大受打击。
孩子把考得很差的试卷拿给父母看,需要莫大的勇气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