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书名:《父母的语言》
作者: 达娜·萨斯金德
--------书摘---------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的竞争日渐激烈,然而巨大的教育资源宝库——父母和看护人的语言,长时间以来被大众忽视。本书将知道父母如何在与孩子日常对话中,用语言帮助儿童塑造强大的学习型大脑,让他们不再“输在起跑线上”
从本质上来说,大脑发育的核心在于宝宝与一位有爱心,能做出积极回应的成年人之间的互动。
如果父母只顾往孩子的脑袋里塞入简单的单词,装的再多,他们也无法跟大学水平相提并论。
没有强大的执行功能和自制力,单靠“智力”因素孤军奋战是不科学的。
---------随想---------
起跑线,这是这本书让我第一个吃惊的地方,传统的我认为孩子的起跑线就是原生家庭,比如好的家庭条件,好的学校,好的课外辅导班。
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在宝宝1-3岁的时候才是输赢在起跑线,而不是上学后,1-3是她语言培养的最佳时期。
虽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只潜力股,看看父母的投资有没有用对时间,但是这些潜力的开发程度却被早期语言环境中的3000多万词汇量拉开差距。
这才是真的起跑线。
数学,男孩和女孩数学的差异虽说跟后期的学习程度有很大关系,但是在幼儿时期塑造性上就已经有差距了,父母们总是低估了女孩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认为这个天赋是男孩专属,所不知天赋是父母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成长的环境家人的互动陪伴一切的语言都可能会给以后埋下伏笔。加入一个从小就被灌输一种女孩子数学不如男孩子的时候,会对女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
想到一个段子,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可能每天给你的事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等你出生以后听的是爸爸的爸爸是爷爷…..
终身成长,这个思维如果能从小就培养,孩子得多优秀啊,智力的开发+面对各种挑战时的正面积极的思维方式,这项也是我在学习的。在运动方面我确实能够比身边的人表现的好一些,但是每每有人夸我的羽毛球打得真好很有天赋,最开始我很开心,别人夸我有天赋代表我是一个聪明的人很开心。渐渐的这种想法在我脑子里越来越少了,因为有一天我看到自己的打球报名记录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打了170场,这是天赋的事吗?这明明就是自己的努力啊。
如果我将来有孩子,我一定要告诉她你有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能力,而不是天赋。等做到了要让她感谢自己的努力。
亲子沟通,关于沟通作者提到的3T原则。
共情关注,首先这点是需要耐心的,而耐心来源于爱。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会随时变化,关注在一切自己感兴趣好奇的地方,这也是父母以共情关注吸引到孩子的好时机,不断的描述解释她感兴趣的一切。大量的词汇语言就在这个时候积累了。这对父母也是一项考验,不仅仅是耐心,细心的观察是第一步。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对付小孩子爱哭怎么办,有人说要去哄的,也有人说千万别哄会惯着孩子,下次想让你注意她就会使劲哭,假装不要理他他自己哭一会就不哭了,乍一听后面这个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却忘了他们还是小朋友,如果不去了解他哭的原因不跟他解释发生的一切,任其自己哭自己停,他的大脑就会遭受负面的影响,导致学习能力变弱、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控力变差,无法信任他人。严重的还可能引发成长过程中其他的健康隐患。
充分交流,比如描述身边的一切行为日常活动,不用代词,脱离语境,扩句。这点不光是亲子交流,成人交流也尽量少用代词,比如小朋友画了一幅画,你说:“这个真棒”,和 “宝贝你画的这幅画妈妈很喜欢”。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了赞美对方却忘了赞美的原因是什么。描述事实这件事情比给出评论来的更重要。
轮流谈话,沟通是一件需要双方参与的事情,在我们和小朋友沟通的时候也应该是这样,或许她能表达的不多,但是这正是锻炼她表达思考的时候,所以多问问孩子,为什么?怎么办?让他能思考并且说出来。
最后是手机电脑电视,关掉它远离孩子,这些跟孩子或许能让他知道多一些事情,但是这个暂时还没有办法和小朋友互动,动画片或许搞笑也有小知识在,但是毕竟不是真实的,小朋友也没有经历过,也来不及思考,如果她碰到了这些事情要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所以还是需要真实的环境帮助他更好的成长。
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好的起跑线…..
很庆幸能够提前读到这本书,以后要学以致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