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这些逝去的年轻人最近在公共空间留下遗书撒手人寰的年轻人很多。
尽管我尊重人选择结束游戏的权利。但是,看到这些年轻的生命的逝去,还是觉得很可惜。因为有一些离开,如果得到及时干预,也许不是这样的结果。这篇文章相对学术一些,但如果你身边看到有类似境况的人,转给他/她们,也许是黑暗里的一丝光。光多了,就有希望。昨天,微博上有个女孩,因为被父母砸了游戏机留下了遗书。在这封遗书中,她说:
“现实中父母逼我结婚相亲,做我不喜欢做的事情,甚至剥夺了我做喜欢的事情的权利 只有打游戏和群友聊天的时候我能真正地感受到快乐和自由 我喜欢的,赖以生存的,活着的动力,在他们的眼里,什么都不是 没有独立能力还奢求太多,最后变成这样,是我垃圾。”
春节后,一位网名叫白蚁一行在日本留学的女孩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时候,也在微博上贴出了自己的遗书:
| 图片|
她说:
“对生命的渴望、想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如何规划,完全没有欲望。甚至没有太多的悲伤,只是疲惫感。不能真正地感受到快乐。”
去年年底北交大一位大三男生跳楼自杀。这个男孩子在遗书中说:
“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 听信全面发展,放弃了这个优势,结果为时已晚,希望崩塌。”
02、空心病逝者白蚁一行生前曾在微博上贴过北京大学徐凯文老师关于空心病的文章,她说自己就是空心病。在她走后,网上有很多年轻人共鸣呼应,说自己也是空心病。
| 图片|
图片那什么是空心病呢?根据徐凯文的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的定义: 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白蚁一行说她生前看的最后一位心理医生也说,药物不会对她有效。从某种角度来说,空心病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疾病的诊断称呼,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空心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其实这在我们身边非常普遍。 我碰到过很多年轻人告诉我,“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这种想法到了极端就是放弃自己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