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道友打坐不动、叫他听不见,就说这是“入定了,”究竟入定后听见声音为对,还是听不见声音为对呢?
对于这个问题讲一个故事,让你们去判断。出家剃头并不是释迦佛制定的。在佛出家前就有“沙门”,佛借用了这个词。
(上师讲了佛出家前游四门的故事)佛游四门,最后一门外,看见一位剃着光脑袋,穿着黄衣服的修行人。
问:你是什么人?
答:我是沙门。
问:沙门是什么意思?
答:出家修苦行的人。
问:为什么修苦行?
答:修内心的贪、嗔、痴,要出离,了脱生死。
这时悉达多太子眼睛一亮,问:修行就能了脱生死吗?认识到要了脱生死,唯有修道才能解除心中的疑惑
在其它三门外边遇到了老、病、死人后,一直在寻找了脱生死的方法。
见沙门后,回到家中一直闷闷不乐,想要出家。在悉达多没出家以前,印度教的出家人,都叫沙门。
其他教派只要离开社会,跑到山林里修苦行的都叫“沙门”。
佛陀出家后,同样学别的教派的作法,以及他的弟子,都是把头剃得光光的,称做沙门。
当时专门为佛剃头的尤婆离尊者,已证阿罗汉果。
他为佛剃头非常专注,从不敢打妄想,专注在佛的每一根头发上,和佛成为一体。有一次剃头时,佛说:你现在已经进入初禅。
继续剃头,佛这时也和尤婆离融为一体。佛又说:你现在已入二禅了。
优婆离听得清清楚楚,因二人成为一体,彼此能感受到。继续理发,佛又说:你这时已进入三禅。
尤婆离同样听得清清楚楚。
这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入定后能听到声音,并不是叫他听不见。也不是定身法,不能动也不能做事情。
现在可以想象佛和尤婆离当时的画面:一边工作、一边入定,彼此之间还在对话!有的人说入定以后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不是一种定呢?这也是一种定,但不是我们修行人追求的定。
这种无知觉的定,是不正确的定。也即是“无记定”、“断灭定”。这样的定,入上十万年也不会开智慧!
通过尤婆离给佛剃头的故事,说明你只要一心一意做事,全神贯注在一件事上,就是禅、就是定!
禅门里有句话:“心境一体就是道!”
比如说你们切菜时,心集中在刀和菜上,一心一意地切菜,这就是禅,就是定!你们现在一心不乱地在听讲法,这也是在定中。
你做任何一件事,能把握住身心,全身心做一件事,就是在定中。
如果身坐在洞内,而心跑到外边去了,这就不叫定。
能达到身心都在洞内、一心不乱,即是禅、即是道。这么说来,修道入定就这么简单、这么容易?
可是“心境一体,”我们能保持多久呢?
你能保持10分钟,就是入定10分钟;保持一个小时,就是入定一个小时;保持一天,就是入定一天;天天如此,就是天天在定中。
实际上大家很难做到。
人在此,心在彼;人在做这件事,心跑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养成这种习惯后,修道就很困难。
所以说,你们在读书、诵经时,眼专注在文字上,心专注在意境上,就是禅定。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入定。
在泰国的法相寺,吃饭就是一种修炼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吃饭上,一顿饭可以吃好长时间。整个精力集中在牙齿、舌、食物上。
不像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考虑问题,还在聊天,饭吃完了,问题也考虑完了。还觉得挺好,没浪费时间。
实际上,当你吃饭的时候没有用心品尝食物,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同时考虑问题,也不能专心去考虑。
如果说大家在砍柴、种地时,身心放松,思想集中在刀上,锄头上,和这些土地、柴、工具融为一体,(身、心、物合一)就是禅定。
为什么当我们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知道疲劳,做完后才感到疲劳?这也是在定中,因为太投入了。
太投入就是“道”。
出来后有了散乱心,于是疲劳也跟着出现。因为我们和任何一件事情融为一体时,身心高度集中,达到心境一体。
(“心”是自己,“境”是面对的事物)当心境一体的时候,六根是完全张开放松的。所以没有理由,听不到外面的声音。
为什么有的人打坐入定后,听不见外边的声音呢?那才是真正“心不在此”,心溜走掉了,所以发生在周围的声音他没有听到。
究竟入定需要多长时间呢?
并不是十分钟就是初禅,20分钟是二禅,30分钟是三禅。
每一层禅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或者有一个明显的过渡时间,而是一念之间就可以走完四禅八定。
并不是说坐得时间越长,禅越高。
如未掌握技巧,坐多久也入不进去。古人讲“一念相应即是道”,也有讲“刹那间就相应。”因为心念的速度快得难以相信。
因为四禅有不同的征兆和特点,所谓有次第,那是对初学禅定的人来讲。对于一个成就了的阿罗汉来讲,四禅八定刹那间进去、出来。
佛经记载中有一个故事,说目犍连尊者去降伏一条狂龙,这条狂龙在当地整天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目犍连尊者的神通是非常了得的。
他化成小虫钻进龙的鼻子里,龙知道目犍连尊者来降伏他,它想通过呼气把尊者给甩出去。大家看过大象怎么往外喷水吗?
大象把鼻子插进水里,拔出来一喷水,喷好几米远。吸水非常快、喷的力量也非常大。
目犍连尊者就在龙吸气时,进入其鼻孔里,马上入了大定。
龙呼气时,他已入了三摩地,龙根本没办法把他喷出去。你们想想,吸、呼之间的时间多么短暂?目犍连尊者已入了三摩地。
入定是在一念之间,刹那间把所有的禅定给走完。
换句话说,如果狂龙想破坏目犍连尊者的身子,他同样可以知道,而且可以刹那间从三摩地中出来跑掉。
也就是我前天讲的,你们的腿未炼好,同样可以入定。
因为入定的速度是太快、太快了。通常盘腿半个小时没问题,半个小时能入多少次定?一分钟就可走完入、住、出定。
30分钟要经历多少次入定、住定、出定?
只不过大家没有用心去体会。
实际上你们现在都可以用身心来体会,当我们全身心高度放松后,首先感到身体不存在了(对声音反应特别敏锐),只有念头。
想走动也不能,因为身体没有了,无法走动,念头指挥不了身体。接着念头也没有了。再往下因人而异,有的人能听到心跳特别快;
有的人呼吸很困难(说明身体未过关,不能完全适应);
也有的人会感到身体升起来,消散了,只有意识存在、头存在,身体的其余部分都不存在了,睁开眼睛的时候,也感觉不到身体存在。
因为意识还未动,还处在定中。这时生起一个念头,身体才会动弹。
之所以大家认为入定那么困难,是因为不了解什么样的情况叫做入定。当走路的时候,不要养成考虑问题的习惯。
应全身放松,把思想全部投入到虚空中去,哪个地方也不要住。
如能这样,你不会感到在走路。有时产生一点妄想,会感到两只脚像踩在地毯上一样。一天走100里路没有问题。
也不会感到累。上次来的那个洛桑求杰胖活佛,经常一天走100公里轻而易举。实际这也不算什么。
但在如今,已很了不起了。他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在走路,有时问他走路有什么感觉?
他说就像踩在云端上一样。通常大家对圣者的体力那么充沛无法解释,实际上就因为他们“一心不乱”。如果你们做事一心不乱,也不会疲劳。
但从“一心不乱”中出来后,就会感到有点疲劳。
训练入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走路的时候。
我个人就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掌握这个方法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能入定。拖地板、洗衣服,哪一样事情不能入定呢?
但我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在拖地板、洗衣服的时候,都是在想问题,胡思乱想。因为无始劫来,没有人教我们利用擦地板、洗衣服来入定。
“禅油子”夜不倒单,盘腿能睡觉,必须全身放松才能睡着。但醒来后脖子会疼。
睡着了和入定是一模一样。
问:怎么走路(训练入定)?
师:走路的时候,思想哪个地方也不要放。“哗”一下子放开了。把心从身体中离开,抛到虚空中。
真正的无住,就是全住。
全住就是无住。把心放到整个虚空中,身体就像个机器人,只知道走,像一阵旋风一样地走。通过实践,慢慢训练,才能感受。
跑香的时候,肩要沉下去,略伸颈(脖子略带一点点意识往上冲)。
两肩自然下垂,腰杆挺直,下巴稍微低一点点,身心必须高度放松,身心放松就容易空掉。
要训练,实践,要去体会呀!不然整天傻乎乎的坐在这里,什么时候会入定?会开窍?
“四禅八定”修完也不能完全掌握生死,但要了生死,必须经过四禅八定。
身体叫“感受”,心理叫“知觉”。当身心都空掉后,唯独正念存在,叫“觉知”。
腿不麻、不疼,身心不存在了,唯独意识存在;有声音,但不去分别是什么声音,这就是一种定。
在夜深人静时,或纷乱的环境中走动,思想不住地去训练,都可入定。
“观想”是以心理影响生理,生理起变化,又会影响心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