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文只适用于想理财但是月薪一万以下的人,如果您月薪两三万,这篇文章可以不用看,谢谢。以下只是个人经验之谈,金融大神勿喷。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作为一个每个月生活费1200的穷学生, 我发现每个月我总是“入不敷出”,于是今年五月份我开始钻研攒钱的办法。
我想了很多方法,但是都被自己否决,因为银行卡里只要有钱,我就会忍不住买买买,毕竟现在的购物APP真是太发达了。由于自己对金融市场有那么点向往,我开始看各种金融书籍钻研股票基金。大概持续看了两个月的书(大概三十本书),我发现金融市场真的是博大精深,各种技术指标太复杂,加上我实在穷又无法承担太大风险,于是我选择入手基金。大概持续四个月,九月份的时候,本金2000(每个月买200加上假期实习的钱),获得了100的收益,相当于半年利率5%。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你在银行存三年定期年利率才能达到5%,而买基金短短四个月就可以达到,可见买基金还是有很大好处。基金的最主要优势在于三个方面:第一,股票涨了基金就涨。第二,风险小,基金的风险远远低于股票,只要你愿意看书愿意学习,操作恰当,就能保证不会亏损什么,起码起个攒钱的作用。第三,基金的操作真的太简单了,只要你选定了,以后每个月只要买入就行,不需要像股票那样天天关注行情。
当然,基金还是存在风险,这年头,就算你把钱放银行,也是存在负利率的情况。我再强调一次,如果您不能承担亏损的风险,还是把钱放银行吧。
下面开始介绍我买基金的心得(以下经验只适用于我国的基金):
1.最重要的原则,买基金的钱应该是你每个月除去以下的剩余:必要生活开销,房贷,必须存的钱(父母的养老钱,小孩的教育费),以及自己手里必须留下的可供周转的钱。月薪三四千的工薪阶层,每个月能买三四百的基金就非常好了,一旦买入,就不要轻易取出来。
2.不要花钱去向别人咨询,你认真看书了就能懂买基金的原则,真的很简单
3.买两支到三支基金,方法一:第一支买沪深300(指数型),第二支买中证500,上证180或者其他中小盘基金(指数型)。方法二:第一支买沪深300(指数型),第二支买上证180或者其他中小盘基金(指数型),第三支买债券型基金。
4.买费率更低的基金。基金并不是费率不是越高越好,应该选择费率更低的,结合我的经验,所有费率(不包括赎回费率)加起来在1%左右的比较合理。
5.选择大公司,大规模的基金,规模在10亿以上的比较靠谱。
6.选择被动型(完全复制)基金,不选主动型(增强型)基金。
7.选择传统型基金,不选新型基金。
8.选择开放式指数基金,不选封闭式指数基金。
9.选择老指数基金,不选新指数基金。
10.选择跟踪误差小的基金,不选跟踪误差大的基金。
11.投资的分配:如果每个月有500买基金,沪深300应该买300元,第二支和第三支各买100元,大概就是这个比例就行。
12.以下情况赎回基金:第一,发生一些变故,急需钱的时候,全部卖出。第二,半年涨幅超过50%,至少卖出30%。一年涨幅一倍以上,至少卖50%。两年涨幅两倍以上,至少卖70%。再涨,剩下的全部卖出。
13.每个月在特定日期以相同金额买入。比如你10月9日一共买入300元,那么11月份也应该在9号买入300元。
14.看至少15本书,搞懂什么意思了再买。
15.购买基金的平台可以自行百度一下,比较下哪种APP购买基金费用更低,使用更方便。在这里我不方便推荐,免得有打广告的嫌疑。(实在想咨询的朋友可以在微博上私信我)
再次强调,买基金的钱应该是你的闲钱,就算亏损对你的生活也没影响的钱,你也不能为此心痛,就当是多花的零花钱了。可能你看不懂我上面讲的这些是什么意思,所以我建议每个想买基金的人都看至少15本书,看完这些书可能两个月都不到,但却可能受益一生。
我推荐一些自己看过的比较好的书籍:
《穷爸爸,富爸爸》
《小狗钱钱》
《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
《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的书是必看)
《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 格勒厄姆)
《漫步华尔街》
除了以上这些,你还需要百度一下或者去知乎搜一下哪些股票入门应该看的书籍。
再次强调,不看够15本书就不要买基金,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也没有无风险的投资,如果你不听劝告随意买就亏损了,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由于是新人,本文结构还不够成熟,欢迎大家交流。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欢迎交流基金,阅读,学习,及考研等各种话题,也乐于成为你的贴心树洞。
本文纯属原创,如有雷同,纯属抄袭。本人将追究一切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