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断断续续走了许久,有时候我们甚至都以为我们习惯了孤独。过多了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吃饭,去图书馆,看书,旅行;也体会了一个人固有的感受,冷清,害怕,惶恐,还有就是零零星星的想你。每当身边有需要被分享被倾听被关怀被鼓励的时候,才慢慢明白两个人的意义不是一个人不能走,而是两个人才能走得更远。
亲爱的,我们不孤单! �
亲爱的,我们不孤单剥去人性的多样性和非理性因素,我们生活的大多情绪来自于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本能的适应模式(与爱人、家人、知己、朋友、陌生人、生活的环境、自然)。我们的这些模式,往往在潜意识决定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这大概因为我们很少关注到本身心理的状况,和往往会忽视我们给这些本能的适应模式和给它们规划的一个圈,又或许这些规划的圈不是那么明确。
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的大环境的的确确是越来越好的,尽管还存在少数人在基本衣食住行得不到保障的现象,但人民的生活素质水平相对前10年来说,变化极大!现在的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更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层次理论由下而上分为五个阶段: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多数人追求的是生理需要之上的需要。就安全需要而言,我国属于低犯罪国家,法制相对公平公正(大方向上是越来越好),基本道德教育也相对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得到人民的推从和响应,大多数人是有公民意识的。其次就是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为最高阶段的一个追求,相对而言大多数人是处在中间的一个阶段——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
亲爱的,我们不孤单社交需要主要表现为爱、感情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需要则表现为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敬。是否青春就是那么一个梗。跨过去了才成熟得起来,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把它交给了时间。真到多年以后再问自己,或许他就是那个视我如命的人。爱情没有逻辑可言,若是遇见那个对的人就倾听自己的声音,相信自己也相信他/她。我们要感谢那些为我们考虑的人,会骂吵架时伤害自己的混蛋,也会支持和好时视自己如命的爱人。没有人可以独自坚强,我们都需要相互鼓励。 �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他的书《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中说:“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懂得的最好方式去对待他/她。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伤害,他会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伤害自己也伤害那个自己最想要爱的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堵墙,这堵墙不可能坚硬到“足以抵抗一切打击”,但却有另外一种功能——将我们圈在这堵墙内,令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真实存在,也令我们看不到更强大的自己。然而,我们只有真正的看到他人和自己的存在,才能走出孤独,也才能和心里的人建立真正甜蜜的和强大生命力的爱。也会发现更加优秀强大的自己。并且,在自己构建的墙内,每个人都是自恋的,洋洋自得,自以为是。例如,看起来谦虚的人,骨子里也是以谦虚为荣的;看起来痛苦的人,也是一边一边自大的。所以,我们本能都是抵触改变的,因为那以为着要拆掉这堵自恋的墙。
嘉年哥哥说:二十岁时,我以为任何人爱任何人都不会像我爱你这般热烈,我再也不会去这样爱一个人,我以为浓烈的爱情只有一次,错过了就错过了,那个时候我以为,我们兜兜转转在一起,几乎就是上天的旨意,要么一生一世,要么再也不见。三十岁时,我才发现,好的恋爱是逆流而上,是镜头摇回,是一次穿越回去拯救自己的机会,遇到的那个势均力敌的好的对手,他不是拯救你的人,而是和你一同修行的旅人,你们怀揣着命运给予的一切因果,拿着同样的剧本,与你将一切重新扮演。至于过程是好是坏,只取决于你们的对手戏,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结局无论你有没有搞砸,那个人永远不会离席。 �
亲爱的,我们不孤单我没有30岁,没有足够的经历去告诉我许多道理,但我知道什么是我最重要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自信会把快乐放大,你总会越来越清楚你自己。
亲爱的,我们不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