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做些杂务边听汪曾祺老的回忆散文集《山河故人》,颇多感慨。倒不是因为汪老文字多精彩,只是觉得人到一定年纪才有资格回忆,能将童年青年之事以一种跳出来过来人的姿态娓娓道来。
另一个方面来说,爱回忆了说明人也老了,江河日下。因为人年轻人时候忙忙碌碌,根本安不下❤来,他(她)有太多的事要戮力向前奔,最重要的是解决当前和奔向未来,哪有时间、精力和心态去回忆去怀旧?所以说人开始回忆和怀旧时,也说明人生已经进入后半段,人生已经到了回望过去的时候了,差不多人生已经奔到头了(也许这么说有点悲观,但是却是事实)。
听花甲年岁的汪老事无巨细地叙述他的童年和青年,像听邻家大爷诉说他年轻时经历过的人和事。那些至少过去了20年至30年的才谈得上“山河故人”一词。
听着听着不觉有点伤感,想着自己也快到可以写“山河故人”的年纪了吧。时间过得真快,还没反应过来就老了。很是让人唏嘘。像汪老这样的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也不枉此生,可是我等碌碌无为之人也算是白白活一生,倒是落得个衣食无忧,身体健康而已。不过这也是平凡人最经典的路子。毕竟成名成家,经天纬地的杰出人物还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
另外从写作角度来说,只要你愿意学习,愿意写,坚持不懈地写出来,可能多少都能成为一个作家,只不过质量有高下之分而已。
特别是写散文这事,我觉得其实许多人都能成为散文作家,只要你愿意写,坚持不懈地写,其实和已经成名成家的散文作家也差不了太多。一些著名作家的散文写得也就那样,主要原因是散文如说话般娓娓道来即可,只要是真诚的,都不会太差。不像小说需要结构和情节,还真是需要更多的文学功底和想象力。
我看最喜欢写的几位学者和作家中,如季羡林老就特别勤快,特别喜欢写,开个会的空档他就悄悄写了篇文章,但你要说篇篇写得多好,那还真不是。我看了几本季老散文,实在是唠唠叨叨非常繁琐,有的意义不大,可以跳跃着看。我觉得只有他写在德国留学时他的德国房东和他怀念母亲的文字非常好,感人的文章,其他凡事都写的文章还真是有点啰啰嗦嗦,也没啥文采,所以文章还是发乎于情。但是因为有盛名,所以只要是名人写的,哪怕是狗屎也是有出版社强赶着的。
作家如莫言,也是特别勤奋特别爱写,他是典型的靠自学和勤奋写出来的作家,还写出了个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的散文我啃啃吃吃看了不少,好的精彩之出有,但是也有许多就是絮絮叨叨,不过尔尔。不过有诺贝尔文学奖加持,用莫氏风格来讲,哪怕他写坨狗屎,也马上有人蜂拥而上,可以高价而沽。
汪老这本回忆散文,其实也很普通,虽然他文字当然较一般人强,但是和他自己小说比起来,就有点乏善可陈了。
所以嘛,每天坚持写每天坚持练手还是很重要的,但凡鸡毛蒜皮都可入笔,且也快到可以写“山河故人”的时段了。不过我似乎还没有强烈的回忆的欲望,那就随其自然吧,到时候想回忆就回忆,想唠叨就唠叨,反正网络书写,也没人管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