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下午好啊!
今天跟着孩子沾光,承蒙老师信任,我很幸运地上来露个脸。其实我内心是惶恐的,因为就教育孩子这个事情来说,它是没有固定公式的,我也是在不断地摸索、尝试和改变。我相信在座的家长朋友一定也有很多更好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各自优秀的一面,每个家庭也有自己的教育方式,那我就粗浅地谈一下我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吧。如果在某些方面能够引起家长朋友的一些共鸣,那我将感到莫大的荣幸!
首先,我个人比较重视孩子的身体锻炼。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运动,一直坚持到现在。我觉得运动的好处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提升免疫力、释放压力、稳定情绪,如果还能保持住好的体型那就更完美了。然后孩子运动的时候我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就主打一个“陪着去做”。虽然运动和学习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我认为任何一个好的习惯,对学习肯定会有一个正向的促进作用。作为家长只需要从他感兴趣的点开始培养就可以。
其次,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我把学校之外的环境都归类为家庭环境。我们会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去参加研学体验活动、志愿者活动,经常去博物馆看看。在家如果他要开始写作业了,我会先把手机调至振动;当他爸爸接打电话时,我也会去把房间门关上,这么做并不是说要绝对安静,只是给环境降噪,避免声音过大而干扰到他写作业的专注力;还有,在桌子周边伸手可及的范围内不要有课外书或者其它能吸引注意力的东西;我不陪着孩子写作业,但是会在他看得见的地方时不时地翻翻他看过的书;我们家的书有点多,我不会要求他把书物归原处,反而我会特意在他床头、餐桌、茶几、沙发这样的地方放几本书,方便他随手可以拿到书,随时可以看起来。
第三,关于学习的方法。我觉得就是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他可能做得还不错。比如专心听课、做好课堂笔记、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在小学的时候,我每次家长会回去,不管老师有没有说这些习惯,我都会跟他强调一遍。除此之外就是尊重他,他自己的事情我会征求他的意见,比如什么时间开始写作业、什么时间运动、这个活动你要不要参加、你以前的玩具要不要送人等等,这些基本上都让他来决定。还有平常一些重大新闻也会及时跟他说,顺带交流一下相关话题。
最后,就是无条件地支持老师和感谢老师。我会经常说老师的各种优秀,让他心里对老师有崇拜和感恩,我觉得这也是吸引他主动学习的一个点。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看法,跟家长朋友共勉。谢谢大家!
陈妈妈写于2023年11月18日 家长会
【感悟】
1.运动是人生最好的习惯之一。运动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满足身体的运动需要,使人体感到舒适和快乐。运动也是减压的很好方式。每个家长都应该养成孩子爱运动的好习惯。当然,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身教来影响孩子。
2.参加活动可以促进孩子的社会化发展,为今后良好的社会交际打下基础。当孩子在新的环境独立生活时,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到新的环境和群体当中。家长应该带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也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参加社会调查活动,通过活动提升孩子的觉察力、研究力和思考力,也建议通过社会调查来撰写调查报告,这是提升孩子能力的很好途径。如果到大城市旅游,也建议多到图书馆、科技馆去转转,可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3.智慧的家长要善于借势。通过转述或加工老师的要求,来提升孩子的自我要求,因为初中生可能更能听得进老师的话。当家长遇到问题时,也可以与老师沟通,由老师来进行要求或解决,效果可能更有效一些。家长和老师应该站在同一个阵营,这样才有助于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即使家长对老师有一些偏见,也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说一些过头的话,其实有时候我们每个人只是看到事情的某一个方面,并没有全面了解实情,所以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一些误会,也损坏了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这是得不偿失的。也建议家长跟老师沟通时,除非必要,不要在孩子跟前,有时候,越是这样,越无法了解实情,孩子都有趋利意识,对他不利的话语可能就隐藏了,而造成家长被误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