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知乎网友说,儿子从小就恐高,去游乐场玩吊桥,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蹦蹦跳跳走过去,只有他站在桥头一直犹豫着,始终不肯往前踏一步。起初,老公总是习惯性地鼓励儿子:“一点都不高,你是男孩子,加油,你一定能做到。”
但是,每次儿子听了,只会将脚试着往前踏一步,然后又缩回来。在儿子快6岁时,再一次带他走吊桥,他依然踌躇不前。我对儿子说:“你很害怕,是不是?没关系,妈妈在旁边那个吊桥陪你一起走,你试着跟着妈妈的步伐,你就不会害怕了。”
说完,妈妈先走上一个吊桥。儿子沉默了一会,鼓起勇气走上旁边那一个,跟着妈妈的步伐一步一步往前挪,他的动作也从小心翼翼变得轻松自如。为什么同样的场景,不一样的话,却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力量?
用心感受一下就会发现:爸爸是带着结果的期待,妈妈是用共情去感化孩子。如果父母的鼓励总是这样:加油,你一定能考好的;加油,这么简单,没问题的…这句话在孩子的眼里包含着两层含义:我对你期望很高;你不能失败,这样的孩子最终多半会“害怕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