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是先有路,还是先有人?
是不是有人走过的就算是路,即使刚有人走过,或是只有一个人走过?
对于个人,那是一定;可对于社会或是全人类,必须要很多人走过,或是大多数人走过,才算是路?
那我现在走的呢?许多年前很多人走过,现在荒芜了,只有我一个人在走,那算是什么呢?
黄昏时,他一个人在院里的主路上漫步,边走边想。残阳划过天际,把半边的天都烧得通红。主路很宽,可一样是杂草丛生,到处是坑坑洼洼。他要左右腾挪,才能缓慢地前行。
虽然是这样,他已经很满意了。
那时候,每到傍晚,有那么多的人在这条路上散步。无论大人,小孩,还是老人。
吃饭早的,早出来;吃饭晚的,晚回去。
大人们通常是同事,一个车间的,一个部门的;或是邻里关系好的,或是一个地方援建过来的。
孩子也分。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要周末回来,大学的要放寒暑假才能回来。大家或是同班的,或是不同班但从小到大一起玩的。
一起散步的有两个人的,也有三个人的或更多的,最长的队伍十多个人的也不止,整个队伍横在路中央,十分气势。
有的人一个人走,遇到了队伍便加进去;有的走着走着便换了一个队伍。
天慢慢黑了,便有的人在走到自己的家附近时,先行告退了;走到最后,三两个人,一两个人,便在中途各自道别,约好明晚继续,再分别向家走去。
有的队伍喜欢顺时针走,有的队伍喜欢逆时针走。于是,难免会相遇,认识的,互相打着招呼;不认识的,便相互主动让开。
对于初中生,最害怕遇到老师。
作业写完没?课程复习预习了吗?中考想考高中还是中专技校还是当兵,还出来溜达?
他的学习很好,可是也还是担心遇到老师,就像看见警察也会紧张一样。
有时,学生的队伍会遇到家长的队伍。
不论遇到老师还是家长,大家都会远远地默契地掉头,顺时针变成了逆时针,逆时针变成了顺时针。
他在吃晚饭时,便有人敲门,是约他出去溜达的同学。他吃完饭,再一起去找下一个同学。如果有的人住的比较高,比如六楼,他们便在楼下喊。
在所有人正式离开大院之前,没有人数过,到底曾经走过多少圈。
他先是向北朝着天线塔走去,然后转向西,朝着西门走去。西门已经没有了,西门外是一个广场,西门只是一个符号,代表曾经的菜市场。接着,从西门又转向南,走到初中楼的后面,再折向东。经过小学的大门和他暗恋的女生的家门口,在俱乐部(即大礼堂)处再次转向北。
经过一处平房区时,他仍在一面侧墙上隐约看见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开足马力快上”,渐渐隐藏进夜色之中。
再往前走,就回到了出发点。他不打算再走了,就在老楼前面安营扎寨,安静地等待银河的出现,也许还会看到流星,谁知道呢?
他觉得既然来了,就应该不紧不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