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也是大家口中的“伍幺幺,我要腰”。全世界体重超标人口已达10亿,肥胖人口达3亿,每年至少有260万人因此而死亡。
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引导合理膳食。到2030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点评:肥胖不是因为吃得太多,吃得太好,而是因为饮食不均衡,能防胖营养吃得太少。
2)《健康中国人行动手册》: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给健康带来收益。肥胖症体重减轻大于5%即可有健康收益,降低了肥胖相关的疾病风险,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控制体重是人们长期甚至终生需要坚持的事情。
点评:胖人得癌症的风险也不小呢。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专家多年临床研究发现,33%的癌症发生在肥胖人中间。比如:肥胖→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3)中国网:肠道中特定“好”微生物的情况,会影响减重效率。在体重减轻更多的人中,他们的肠道中有更多有益的细菌酶。这些酶有助于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使它们更容易消化,并且不太容易储存脂肪。
点评:有些人喝凉水都会发胖,就是因为他们肠道中的有益细菌酶太少了。
4)新华网:肥胖是许多疾病的诱因,也是面部衰老的“杀手”。体重大幅增加时,皮肤被扩展变薄,容易出现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的损伤或断裂。即便之后体重大幅下降,也又会出现皮肤松弛等情况。
点评:女人怀孕后的妊娠纹就是这样形成的。
5)《美国医学会杂志》:体脂含量,尤其是内脏脂肪含量,与认知障碍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研究发现,每增加9.2%的体脂肪率或36毫升内脏脂肪,相应的认知功能加速衰老1年。
点评:认知功能俗称脑力,指专注力、记忆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反应速度等。是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6) 南方周末:肥胖和超重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点评:每天走6000步,大约是5公里左右,这个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