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了实用主义的乌托邦式评价,文学爱好者拿来攀谈尚可,于商业无益。
我不是语文老师,我只是个商人。所以我在评价广告语和品牌Slogan时,前提一定是在商业语境下的。
遵循3个原则:
1、是否达到主体(品牌或产品)传播的目的;
2、是否占据了受众心智;
3、是否具备转化力。
发现了吗,只有在传播了,才具备评价的条件。不能你拿过来一条广告语,刚写的,让我看好不好。(除非犯了某个低级错误)此时的评价太主观。有可能1秒前我喜欢的,1秒后喜好变了,1秒前市场还空空荡荡,1秒后某个大公司的广告哐当亮相,跟你撞词了。
你可能会问,非得等到我广告费砸下去,你才跟我说这句广告语不行吗,那不事后诸葛么。
商业的不确定性就是这样。
行动前,一切未知,我们仅仅是以主观视野去评估风险和机会,以期在不确定中获益。
事后诸葛有没有用?
跟我们学习历史一样,谁都知道,历史不会一模一样重演一遍,但你看历史的目的,不也正是期望能对未来起到一些指导作用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