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外求。这四个字出自《六祖坛经》,告诫我们不要执着于任何外境,而要观照好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
01
这两天火气很大,易怒,暴躁。一点小事,就能把我点燃了,让我原地爆炸。
比如上周六上午,老公占用卫生间的时间长了一点,我就开始暴躁,甚至于吼了老公几句。
你瞧,明面上是老公用卫生间的时间太长导致我生气,而实际上呢?后来平静下来我也反思了下,当时发飙的原因应该有三点:一是“大姨妈”快来了,生理激素的变化导致我脾气暴躁,看什么都不顺眼;二是大周末睡懒觉搅乱了我原本洗衣服的计划,让我有种“一事无成”的空虚感;三是当时天气不好,阴云密布闷热不透气,让喜欢“清爽”天气的我滋生了些许烦闷情绪。这三点深层次的原因,让我内心暴躁的炸弹蠢蠢欲动,可怜的老公就成了点燃炸弹的小火苗。
这样熟悉的场景是不是还有很多?
再比如,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油腻男,在单位夹着尾巴做人,兢兢业业工作还要忍受讨厌的上司和打小报告的同事。回到家觉得老婆做的饭菜不可口、小孩子的书包臭袜子胡乱扔、老爷子一点家务不做还一直抽烟……
真是这样吗?未必!老婆做的饭菜都是他爱吃的呀,小孩子才上幼儿园有点童真不好么,老爷子年纪大了抽几根烟只要不影响健康也可以啊,那为什么还会生气呢?
可能是在职场受了委屈无处发泄,也可能是对生活不顺利的自我惩罚。
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02
很多时候,我们要透过表象去探求更深层次的原因,要往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生气的“根源”在哪。
就像第一个例子,我老公即使立马把卫生间让给我,我还是会生气,生自己的气。看吧,这时候你就会发觉外在的一个小事件只不过是你愤怒的“背锅侠”而已。
我们平时都是向外追求攀缘,认为外在有我所需要的。佛教告诉我们,从生命的源头上来说,一切都是本来具足的,本来就圆满的,无须向外追求,自心中本来就具足一切法。
但是各种负面情绪,总要找寻一个发泄的出口。否则会越积越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宣泄完毕,静下心来,还是要认真剖析原因。
佛门里常说一句话,“一切唯心造”。你的心乱了,一切都是乱的。你的心静了,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因此,我们要学会安定身心,摆脱烦恼的障碍,看开放下释然。
一切都要返求诸己,不要向外驰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