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话】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章。如果在《论语》里面选十章最重要的内容,这一章一定在里面。为什么?因为它包含了孔子的一生。这是我所见过最短的自传了。只有三十八个字,却概括了孔子的十五岁到七十岁,包含他一生发展的好几个阶段,以十年作为一个代表。这些话意思并不难了解,但是需要做充分的说明。
首先,孔子说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孔子的父亲早逝,跟着妈妈在娘家成长,像这样地位非常卑微的一般百姓,他念书只能到十五岁。古代的乡村教育,是利用每年秋收之后的农闲时间,请乡村里面有学问的人或退休的官员,来教那些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文化常识以及基本武艺。很多人说,我们今天教育已经普及了,六岁就求学了,甚至有人更早,但是这不是自己立志的,是被父母要求的、被社会规定的。孔子在十五岁立志求学之后,他一辈子都没有停下来,到老的时候还学而不厌。他的求学是与生命一起成长,他也认为自己最好学,所以第一句话是孔子强调自己立志要学习。
有关立志的问题,孔子在《论语》里有三个对象:立志于学习,立志于行仁,立志于求道。都用“志”字。“志”的写法很有趣,上面是“士”,底下是“心”,士心为志,代表读书人的心意就是他的志向。至于“学”只是一种外在的描述,学什么?学的目的何在?那就要志于仁,就是立志以后要走上个人生命的正路。有关“仁”字,有时和“道”很接近,但是要怎么分辨呢?孔子也说过志于道,立志于求道。这个道,代表人类共同的理想。作为一个人,应该知道如何安排这一生,叫做人生的光明大道。所以“道”代表人类的正路,“仁”代表我个人的正路,这要稍微区分。“道”是共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走。“仁”是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行仁的选择。不过,基本上仁一定是由内而发,出于真诚的心。
孔子十五岁立志求学,接着经过十五年的时间,“三十而立”。“立”一般说是立身处世。但是在当时要立身处世,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懂得礼。因为在《论语》里面出现过两次,所谓的“不学礼,无以立”,或者是“不知礼,无以立”。若是没有学习礼仪,在社会上不能立足。不懂得礼仪,在社会上无法立身处世。孔子三十而立,可以理解为礼仪、礼节、礼貌都做到了、都学好了。立也代表就业,否则三十岁早已经成家了,如何养家糊口呢?所以孔子的职业曾经做过仓库管理员,也做过牧场管理员,另外,他能够立足也包括他有专长,可以替别人主持丧礼。这就是孔子三十而立了。
“四十而不惑”,有人到四十岁的时候反而觉得人生陷入困惑,小时候比较单纯,所有的问题老师与父母都帮我们作出答案了。到了四十岁,自己成家立业,孩子也慢慢长大了,然后才发现人生的问题非常复杂,会生出许多迷惑。在《论语》里,谈到迷惑的地方很少,比较清楚的只有两处。一个是子张请教如何辨别迷惑,孔子回答说,爱一个人,希望他一直活下去;恨一个人,希望他立刻死去;对同一个人又爱又恨,那不是迷惑吗?从这里可以知道,迷惑代表感情上的困扰,也就是说我们要调节情绪,不能靠情绪冲动来和别人来往。另外一个是学生樊迟,他也问孔子如何分辨迷惑。孔子回答时说,一时愤怒而忘记了自己的安危,甚至让父母亲跟着受累,那不是迷惑吗?人一时冲动生气,就和别人吵架打架甚至杀人放火,引得别人到家里来寻仇,使父母亲陷入危险。因为愤怒而造成这般可怕的后果,这也是迷惑呀!
孔子的学生两次请教他什么是迷惑,他回答时无一例外,都谈到情感上的问题。人有理性,也有情感。理性是光明正大,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通过学习而理解,知道人生应该往哪里走。另一方面,人还有情绪、还有情感,他们和感性的要求连在一起,就会发生很多问题,到最后自己也觉得很迷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出来呢?所以,到四十而不惑,对我们来说就很不容易学到了。人间所有的问题有因就有果,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只要知道发生什么事,再推究它的原因,再思考它的结果。总体来说,不惑还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多学习、多观察、多了解。
来源:有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