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明天就要开学,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因为生完弟弟还在休产假,这个暑假我跟鲁尼朝夕相处,才真正体会到了全职妈妈的不易。
跟一个充电5分钟就可以开机5小时的精力超级旺盛的“熊孩子”呆一天,真是分分钟都让你抓狂啊!
我天天都在数着开学的日子,全然忘了当初鲁尼刚入园时自己截然不同的心情。
直到微信群里有一位妈妈问:各位姐妹,有无减缓入园分离焦虑的相关童书推荐啊?
在一堆书单信息中,我看到了一位妈妈的回复:是你焦虑,还是娃焦虑?
哈哈,真是一针见血!
每到幼儿园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新生们此起彼伏的哭声、家长们恋恋不舍的表情,简直是幼儿园一景。
还记得《妈妈是超人》里面的马雅舒吗?在第一天送女儿米娅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哭得比孩子还伤心、还厉害。
老师要把孩子强行抱走,她却不肯放手,哭着喊:“妈妈在这里,妈妈看着你。”那种场面真是堪比生离死别。
回到家之后,她一整天都在无尽担忧女儿的幼儿园生活,甚至萌生了要去女儿学校当老师的念头。
她说:“我虽然知道她一定是要步入社会,要自己照顾自己,要和朋友相处。但我还是担心,她会不会被人冷落,自尊心会不会受到打击,会不会跟朋友相处不好,会不会被欺负,会不会受伤......”
也许,马雅舒式的告别方式过于夸张,但是这番话,却是说出了所有幼儿园新生家长们的心声。
孩子入园,有分离焦虑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甚至正是因为家长的过分焦虑,才造成了孩子的焦虑。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家长,像我们现在这样关注孩子。
以前的家长,能让孩子吃好穿好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呢,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吃好,还要营养全面、丰富,不仅要让孩子穿好,还要穿得漂亮、有品位。
除了物质,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除了关注当下,更要放眼未来。我们竭尽全力地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恨不能把世间所有的美好都给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关注无孔不入,我们的焦虑也放大了无数倍。
孩子入园,初入社会,第一次真正离开我们的怀抱,出现哭闹、焦虑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却感觉像天塌下来一样。
第一天送孩子上学,像马雅舒这种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家长也许还是少数,但是我却亲眼看到,不少妈妈在跟孩子挥手再见之后,一转身便泪眼婆娑,更有一些妈妈,躲在校园外的某个角落偷偷看着孩子,迟迟不愿离开……
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在焦虑地问,如何减轻孩子的焦虑?
因为我们觉得这种情绪是不正常的,我们无法接受孩子的哭闹,于是我们想尽办法地压制它。
事实上,99%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哭闹,时间早晚而已。对环境敏感的孩子,从第一天起就会哭闹,对环境不那么敏感的孩子,也许过了一周、一个月之后才反应过来——以后就要长期待在幼儿园了,这时才出现各种不适应。
不管孩子什么时候出现哭闹,都是正常的。你想想,当你突然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堆不熟悉的人和事,并意识到要长期跟他们相处的时候,都会紧张、焦虑,更何况这么小的孩子呢?
面对孩子正常的哭闹情绪,我们不需要任何的干预,只需平静地接受就行了。
如果我们平静地跟孩子道别,说完再见之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孩子一时也许难以接受,但是慢慢他就会从父母的态度中学到:分别虽然令人一时难过,却也不是什么痛断心肠的事,他也会渐渐地学会平静快乐地跟我们道别。
如果我们像马雅舒那样,忍受不了跟孩子的暂时分离,面对孩子的哭闹,内心充满了焦虑、内疚、矛盾,那么孩子肯定也无法忍受这种分别,于是每次上学都会闹得跟生离死别一样。
小巫老师说,孩子的状态往往是成年人内心状态的镜像,成年人内心是什么样子,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我们忍受不了与孩子的暂时分离,孩子就会哭闹不停,因为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的,他能强烈感受到我们内心的需求,他的哭闹正好给了我们一个不能跟孩子分开的理由。
与孩子道别时,孩子的哭闹也会撕裂我们内心的伤口,也许,有些父母在幼年时也曾有过类似分离的伤痛,甚至有过被遗弃的感觉,所以今天才会如此难以忍受与孩子的分离。
说到底,其实是我们对孩子的依恋甚过孩子对我们的依恋。
在与孩子分离这件事上,我们先要自我觉察,到底是孩子的焦虑,还是你的焦虑,到底是孩子的痛苦,还是你的痛苦?千万不要将你的焦虑、你的痛苦投射到孩子身上,甚至臆想着孩子永远离不开我们。
入园,是孩子独自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从此以后,孩子的世界里,不再只有我们,孩子对我们的依恋,也会渐渐减弱。
正如龙应台先生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能做的,是一次又一次得体的放手,而不是焦虑、纠缠、不舍、担心,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下一次,送孩子上学的时候,请微笑着跟他说再见,然后头也不回地走掉,告诉自己,孩子终将离开我们独立生活,那就从这一刻起开始练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