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现状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步入成熟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步入中产阶层以及上层富裕群体,加之经济形势带动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用户对于优质内容付费的认可度和意愿也随之提升,催生了大批连接用户和内容生产者的知知付费平台。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在这一年,知乎、得到、分答、微博、微信等各路人马纷纷杀入知识付费战场,用专栏订阅、付费课程、内容打赏、有偿问答、社群等形式实现内容变现。
1、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
1.1行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

分析:从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几个方面分析来看,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是必然的,在政治上版权得到了重视,在经济上随着人们收入的提升,用户已经认可这种付费模式,在技术上,目前中国有7亿多网民,移动支付也愈发成熟,可以随时随时付费,在社会环境上,平台越来越多,各平台间也在寻求差异化,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1.2行业发展现状——AMC模型

分析:知识付费从2013年的探索期到现在高速发展期,内容不断升级,市场不断出现知识载体新产品,知识付费的体系也逐渐正规化。目前我们正处在高速发展期。
2、知识付费行业竞争状况
2.1知识付费产品形态及付费模式

分析:知识付费产品形态多样化,从听到问,实现高度个性化的过程,付费模式大致有三种:订阅合辑付费模式、单次付费模式、打赏授权转载付费模式。
2.2 知识付费平台发展历程梳理

分析:知识付费平台从2015年3月在行推出的“一对一”付费咨询服务,到现在2017年知识付费平台多样化,付费模式也被大众用户所认可。知识专栏针对性学习越来越强
2.3 2017年知识付费产品活跃用户规模分布

分析:从上图所示,喜马拉雅活跃用户规模最多,其次是知乎、豆瓣、得到
2.4 畅销付费内容平台分布情况

分析:从上图所示可以看到喜马拉雅FM占比达到57.0%,占比过半。完胜其他知识付费平台。
3、知识付费市场面临的三大问题
3.1知识付费平台如何提升用户粘度及知识大咖的留存?
知识付费学习是一个自主的学习过程,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行为较单一,互动性较差,这就制约了平台对用户的长期吸引力。而大咖都是解答完问题或上完课就直接离开,没有与用户更好的互动,就导致平台用户留存的问题。
3.2知识付费遭遇内容持续生产难题如何解决?
从Papi酱、罗永浩等大咖的停更,也说明一个问题,优质内容是吸引用户的关键,而运营则是保证内容稳定输出的抓手,内容产品的生产和运营能力也会相互产生影响的。
3.3内容创业者如何选择内容付费工具?
付费平台层出不穷,内容产出也各不一样,内容的质量如何确定,购买年卡、加入会员、用户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付费平台,
二、产品分析
1、产品概况

版本号:V3.1.3
产品上线日期:2015年11月18日
最近更新日期:2017年12月21日
产品简介:得到APP是罗辑思维出品的一款移动碎片化视听阅读的知识服务应用App,于2015年11月01日上线,服务内容包括[每在听本书]、[大咖专栏]、[李翔知识内参]、[罗辑思维]、[精品课]等,为用户提供省时间的高效知识服务,提倡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让用户短时间内,更便捷高效的获取有效知识。
产品定位:服务于人群中2%的终身学习者,为用户提供最省时间,最高效、最优质的知识服务。其服务模式更像是知识的搬运工,而非知识的生产者,是一种知识的快餐消费。
Slogan:一起建设一所终生大学
2、产品现状
据2017 [得到]产品数据公布,2017年用户突破1300万,得到老师有近200位,共32个专栏在更新,“每天听本书”有937本,上线了19个精品课与大师课。


从iPhone实时排名显示,得到总榜排名401位,在图书类排名12位。从得到上线以来,到2017年的趋势图可以看出,短短二年左右时间,产品在总榜上的排名上已越来越好。


安卓系统总下载量有2千多万,其中华为下载量最多,占比过半。从下载量的趋势来盾,下载量在2017年4、5月单成直线上升,一是产品推出了VIP年卡,二是罗振宇参加《奇葩说》所带来的综艺效应。
3、用户分析
3.1用户人群分析


分析:从使用人群性别显示,男性用户57.6%,女性用户42.40%,男性多于女性,但是比例偏差并不大。
从使用人群年龄显示,25-30岁的用户36.12%,31-35岁的用户31.64%,25至35有六成多,这个年龄段属于青年阶段,是急于通过学习知识渴望提升自己的年轻人。
从分布地区显示,主要是广东、山东、江苏、上海等一些沿海大城市,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4、产品框架

分析:得到APP主要分为五大版块,发现、今日学习、知识帐本、已购、我的。
5、业务流程
电子书购买流程

6、主要功能
6.1、听书功能:得到团队把一本书籍制作成十几二十分钟的音频书籍;
6.2、订阅专栏:领域专业人士开设专栏,相当一个授课形式
6.3、商城:卖收藏书、礼品、音箱、包等等各类商品
6.4、电子书:卖电子版书籍
6.5、随时听:系统按用户所选择的时间推荐音频内容
6.6、今日学习:每天推荐七八篇文字或音频内容供用户学习
6.7、知识帐本:用户学习记录,学习时长、学习历史记录、收藏、笔记等。
7、核心功能
7.1、听书功能:得到团队通几个环节、几百个小时把一本纸质书本转换成不到半小时的音频书籍。用户购买听书VIP,或单独购买某音频书籍收听。


分析:从音频书籍制作过程来看,是花费了大量时间与人力的,虽然书籍数量增加缓慢,但是在质量上有一定保障。当用户购买一本音频书时,可以在“猜你喜欢”里看到电子版的,如用户想深读可以购买该书的电子版。每天听本书功能,由系统每天推荐一本书,可以省去用户每天选书时间,同时也给用户养成一个好习惯。
缺点:(1)罗振宇一直提倡现在是一个快消品时代,用户如果一字一句去阅读一本书籍,一是没时间二是没耐心,所以把一本书籍浓缩成不到半小时音频。但是现在也有很多声音,一个十多分钟的音频能否真正读懂这本书。当我们花了钱,也只是一个略懂时,这样就不值得了。所以我觉得音频书籍与电子版书籍应同步,这样用户听完音频想深读时可以购买电子版来阅读(其中有一部分已同步)。
(2)、无论购买听书、购买电子书及订阅专栏都需要先充值到帐户,不能直接用支付宝、微信购买,这样就导致,帐户里面会一直存在余额,就像银行卡里面总是存在那么几块几毛,放在里面不能提现,买东西又不够,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一种金钱浪费。虽然这是一种商业手段促使你会不断充值,但是对这个体验感不好。
建议:书籍可以增加评论,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
7.2、订阅专栏: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开设专栏,通过语音、文字互动等形式展示课程。用户199元每年购买一个专栏,就可以学习课程了。目前共有32个专栏,主要涉及学科有金融的、管理、心理学、文学等等领域。从目前数据显示,每个专栏都有上万至十几万的订阅用户。


分析:订阅专栏能系统的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比如“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订阅专栏有详细介绍,同时还说明了适宜人群,让用户能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定位。同时还有一个试读的功能,可以先试读了解课程质量。
缺点:(1)、用户在没有订阅专栏时无法查看专栏的具体目录,这样导致用户不清楚后面课程具体会学习到什么内容。(2)、购买专栏学习时间只有一年,而很多课程的时间都是超过了一年,这也就说,用户想要真正学完一个课程时,需要购买几年。(3)、目前专栏的知识领域还不是很多,主要都是一些商业方面。
7.3、随时听:系统根据用户选择的时间推荐音频内容,有30分钟、60分钟、2小时、一直听。随时听与免费专区的内容相同,主要是罗辑思维与李翔知识内参的音频内容。

分析:这个功能还是我比较喜欢的,当你不知道你要听或要看什么时,点击随时听,就可以无限时播放,听到不同知识观点。
建议:可以设计一个自动下载功能,比如当用户可以每天设置在有网状态在下载10条,听完之后就自动销毁。这样,当用户在无网的状态下,依然可以听。
8、竞品分析
看到很多分析都说得到的竞品是喜玛拉雅、在行、分答、知乎等产品。从产品特性来看,都是知识付费性平台。但是在用户人群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喜玛拉雅就像一个大型百货商场,什么东西都有。在行、分答就像一个小商店,而得到就像一专卖店。
所以各产品虽然有竞争,但是产品内容还是有区别的。当我们有问题时,还是会找行业最权威的专家解答的。
三、运营与推广
1、产品内容,一个产品广告做得再大,没有真材实料的内容,最后,用户还是过客。
2、各种宣传渠道:微信公众号,每天罗胖雷打不动的60秒语音推送。优酷视频、喜玛拉雅等合作。
3、名人效应:罗胖参加《奇葩说》,投资papi酱,及一些访谈节目,都是在给自己产品做了一个很好宣传
4、刚过去罗胖的跨年演讲,与深圳卫视频、优酷视频同步直播。
四、总结
罗振宇一直说自己是一个商人,从得到产品也可以看出来,产品把付费发挥到极致,购买会员只能听书,电子书需要另外购买,专栏也是按年购买,网上商城,也是高消费区。也可以看出产品的商业模式是非常明显的。
得到产品可以很好补上我们对某块知识的盲区,同是可以扩张我们的知识面,给我们打足了鸡血,但是要真正深入学习某知识时,还是远远不够的,他是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扩展了我们思维,学习还是得靠我们自己去学习、归纳、总结、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