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10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10

作者: 井蛙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5-11 05:45 被阅读0次
  第九章 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
        之前我说过,未来学习中心的学习,会越来越自由,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多元化。
        于是,有朋友问我:朱老师,这种情况下,还需要政府吗?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吗?
        我很奇怪,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呢?
        这个朋友自己也觉得突兀。我想,这个朋友之所以这么问,不是没有原因的,或许在他潜在的意识中,“自由”“个性”“多元”就等于不要政府,不要教育主管部门。
        过去,我们周围的一部分媒体,一部分自由主义者,喜欢哈耶克之类思想家的观点,对“通往奴役之路”的政府干预,总有或多或少的担心。
        我觉得,没有担心的必要。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个国家可以没有政府,哪个 政府可以对教育不管不问。
        坦率地说,未来的学习中心为什么需要政府的介入,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
        在不久的将来,未来学习中心会有“井喷式”的成长,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心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在学习中心体系建立之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混乱”与“迷茫”。这个时候,尤其非常需要政府的有效治理,更需要政府的审时度势。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介入的必要性,我们不讨论。
        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是未来的学习中心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干什么。
        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平吗?
        当然。
        要简政放权,激发地方和民间教育活力吗?
        当然要。
        要全面实施“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教育体制吗?
        当然也要。
        但是,这些宏观层次上的观点,我过去说过多次,就不在这里重复了,下面我想简单讲几个具体的事项。
      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划定底线,降低学习难度
        制定基本教育标准
        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建立内容难度适宜、体现国家意志的国家教育标准。
        学习方式的变革,会对学习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越是自由,越是定制化,越是个性化,就越是需要建设高效优质的学习中心,越是需要国家力量的整合。
        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
        在国家教育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降低整体学习难度,只有降低难度,未来学习中心的学习内容才有可能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
        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补短的,用一个最高的标准要求所有的人,让每个人都学习得很痛苦,都觉得自己离标准有很大的距离,需要补短。这样一种补短教育,会不断用比你更强的人来压迫你、教训你,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
        扬长教育则会让一个人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变得更有自信。
        教育应该让人变得更幸福,更幸福的前提应该是更有学习自信。
        有人很担心,问我:朱老师,降低学习难度会不会影响国民素质?
        其实完全不必担心。
        你看,美国学生的平均数学水平比中国学生差许多,但是尖端的数学家数量一点也不比我们少。
        这样做,才能让大部分学生腾出最大的空间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生命关系更加密切的知识与技能。
        这样做,也才能让那些天才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定制自己的课程,学习更多的东西。
        当裁判员,当采购员
        认定合格的学习中心,采购培训机构的公共服务
        未来社会将进入一个能者为师的时代,不同的学习中心将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而在初期,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也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一方面,需要市场自身的检验,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的认定检查,鉴别合格与不合格、优秀与卓越。政府应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为公众选择学习中心提供资讯。
        同时,各种民间的培训机构,将转变为相应的学习中心。政府在鉴别之后,对于合格的、优秀的学习中心(培训机构),就可以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更多的选择空间。
        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平台,采购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
        定了标准以后,提供什么样的教学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应该举全国之力,把全世界最好的资源(包括国内外民间教育机构甚至个人开发的各种最优秀的资源)整合在国家的教育平台。未来学习中心的资源配置,一定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定是在分工基础上的跨国合作。
        现在来看,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
        我一直希望我们能够有一个类似于可汗学院的国家教育资源平台。这就需要国家组织专业团队,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把资源整合起来,使死资源变成活资源,把静态的课程变成动态的课程。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我国的教育资源平台学习。
        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提供考试与评价的基本的公共服务
        我们现在的评价不是为了改进,而是为了贴标签,是为了选拔,为了淘汰。
        这样的考试评价机制必须有变化。
        未来的评价主要不是为了鉴别,而是为了改进。
        在学习的早期过程,可以用大数据的概念,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依据。
        在记录过程的同时,要发现这个学生的知识点缺陷,及时帮助他改进。同时,未来的考试评价会更加重视实际能力而淡化文凭学历。
        未来的大学也可能出现全新的模式,可以不限制上大学的地点,也不管你在上什么大学,只要你能够通过严谨而且经过国际认证的评估,来证明你自己对某一理论的理解和精通,就可以进入社会找到工作。
        如果是这样的话,教育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目前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评价从技术上讲已经没有障碍,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都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考试评价的效度与信度,杜绝弄虚作假和作弊行为。
        政府参与组建的新的学分银行体系,会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是未来学习中心运行的前提。政府的重要工作就是对学分银行进行全面的监管,保障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管、办、评”分离
        教育行政部门集管理权、办学权、评价权于一身,“管、办、评”一体化,使教育体制呆板单一、缺乏竞争、没有活力。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既是教练员,又是领队、裁判员、运动员,权力过大,垄断性太强,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评价,所以很多教育问题难以及时纠正。
        这是我们过去的问题,也是今天依然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当然不是写一篇论文、写一本书这么简单。
        问题的存在,有着现实环境的合理性,没有环境的改变,喊改革是没有意义的。我想,未来学习中心会为我们呼唤已久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说,教育体制改革,首先要处理好政府、学校、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有三种不同的模式。比如,欧洲比较重视学校、学术的力量,美国比较重视市场的力量,中国比较重视政府的力量,各有各的特点。
        我们应该多借鉴一些欧美国家教育的经验,充分尊重学术和市场的力量,将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于建立一个充满活力、运作规范的教育秩序,形成一种服务型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机构。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保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由懂教育的教育家办学,让教育真正成为“一池活水”。
        在未来,教育行政部门将把公立学习中心的举办权交出去,交给各级政府,交给民间力量,会出现大量由社会教育机构乃至个人举办的中国特色的“学习中心”;同时把评价学习中心的权力交出去,交给第三方机构。这样,就真正实行了“管、办、评”分离,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集中精力从事教育管理与服务。
        未来学习中心原则上分为公办和民办(含混合所有制学校、股份制学校等)两种类型,前者为政府公共财政拨款,后者为民间资金投入。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公共产品服务的方式支持民办学习中心,也可以通过托管的方式将公办学习中心交给民间管理。这样,教育行政部门不再有自己的“亲儿子”(直属学习中心)、“干儿子”(公办学习中心)和“野儿子”(民办学习中心)之分,而能一视同仁地进行管理。
        在未来,对学习中心的管理将变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改变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过程管理具体入微、过于琐碎的现状,建立起变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的新体制,将过程管理的权力交给学习中心的自治管理机构,如学习中心的学术委员会、家校合作委员会等。校长也要把相应的权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有更多的教学自主权。
        在未来,全国统一的文凭颁发制度将正式取消。教育行政部门不再直接颁发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改由学习中心直接颁发自己的课程证书,对自己的办学质量负责,并且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评估和监督。

      对未知的恐惧,是每个人的共性。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是解决教育焦虑的根本途径。

        学起来吧!家长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yd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