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也要懂运营
上回我们聊了数据运营,分析了数据运营对于运营商而言的重大意义。这一期,我们来具体聊聊用户运营。
跟内容运营相似,所谓用户运营这样一个分支,其实核心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围绕着用户的新增-留存-活跃-传播以及用户之间的价值供给关系建立起来一个良性的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用户有关的数据,如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精英用户数、用户停留时间等。所以,用户运营者要关注的问题可能包括了以下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我们的用户该从哪里来——微博/豆瓣/广告/BD合作/线下地推/人肉/现有用户传播等
如何落实——BD/付费/渠道建设/产品机制设定
用户来了之后,我们如何建立和维护我们跟用户间的关系——多互动/多要反馈/多送礼品/多帮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让愿意留在这里玩的用户更多——分析数据/关注留存/提升留存/关注活跃/拉升活跃/用户积分体系设计/用户激励体系设计
当用户量慢慢多起来比如达到几百万的时候,如何增强我对整个用户生态的影响力和掌控力——如何对用户进行分类/针对每类用户我们应该如何服务和管理/怎样让不同类型的用户之间产生价值关系/如何构建起一个良性可掌控的用户模型
用户如何出现流失怎么办——分析流失原因/建立流失警机制/召回/放弃
该如何召回用户——召回策略/EDM/短信/PUSH
用户运营是一个很繁的过程,运营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整理用户资料和信心,产品的核心应该是解决用户的问题,了解用户需求是用户运营最重要的一个点,知道用户要什么,然后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可以说,用户运营者对产品要十分熟悉,在用户面前是个专家,但在研发面前却是用户的代言人,一直替用户讲话。
搭建完整的用户体系
在工业时代,对于很多的企业而言,购买自己产品的不叫用户,而是客户。因为他们购买了自己的产品,在法律上会对客户负责,但极少的企业会主动联系客户,除非是为了推销新产品。异业合作
到了互联网时代,免费的概念横行,企业为了谋求盈利,必须要让产品有二次盈利的能力,粉丝的概念不光在娱乐圈里存在,也开始在运营圈里火了起来,不光指喜欢明星的某一群人,同时也可以指喜欢某一款产品或某一项服务的那一群人,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客户,而进一步成为了与企业关系更加密切的用户。
当用户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就必须做出选择,要从中筛选出优质的用户进行重点维护,因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真的做到对每一个用户都有完美的服务。筛选用户的过程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漏斗法则”。
把用户分等级之后,处理问题也就有了优先级。对于那些在领域内有一定话语权的KOL用户(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就必须给予他们最大的空间,不要过多的干涉,要让他们自主的帮你去宣传产品。而对核心用户就要加大引导力度,要让他们对产品有更多的依赖,让他们在产品的社群里面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对普通用户要在故障处理和意见反馈上做到响应迅速,还要让他们在社群或者社区有一定的归宿感。
引导用户产生优质UCG
不同性质的产品可能对UCG的数量和质量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知乎就是靠用户产生内容的社区,所以极度依赖UCG,他们必须邀请不同领域的大腕来产生内容,从而带动其他用户生产内容的积极性。所以,可能产品开始要求的是数量,而后通过运营的干涉,让质量也赶上来。
提高产品附加值
对于用户而言,产品的价值等同于他购买产品的价格或者花费时间的多少,这就需要运营人员告诉用户,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做这个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才能让用户感觉到产品的温度,用户才会慢慢了解到产品原来不止值那么多钱。异业联盟
苹果手机也不是贵在硬件上,乔布斯就是让用户感知到了他的用心,让用户体验到了这个产品价值远远大于购买产品的价格。这个过程就需要运营人员带着用户去创造不事的玩法,要把产品玩出更多的价值。
互联网时代是个免费产品大行其道的时代,但免费的东西更要做到极致。从网上免费下载的APP,一旦体验不好,马上卸载。所以,互联网的硬件不赚钱就要靠软件赚钱,软件不赚钱就要靠服务赚钱。
优质的产品设计、优质的服务如何让用户感知,靠的就是前线的客服和用户运营人员,而这也就是用户运营的价值所在。只有留住了用户,才会有以后的一切无限可能。
用户运营要点
用户运营要以用户为中心
制定运营战略与运营目标
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分析
运营商们的用户运营
无论是和苹果还是谷歌相比,在用户运营核心能力建设层面,运营商们都差得不是一点而已。在移动互联网用户运营核心能力建设跑马圈地的时代,运营商们在用户运营的先发优势已逐渐消失殆尽。而在移动通信时代的成功反而成了一种制约,自缚手脚的运营商们如何不想坐以待毙,时不待我,打造自己的用户身份运营核心能力是一种必由之路。
手机号码作为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核心资源,建立了用户的身份,建立了基于SIM卡和基站的用户识别机制;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脱离于网元的身份识别环境,运营商们惊讶地发现移动互联网业务不能识别用户的手机号码,已经建立的用户身份先发优势荡然无存。用户运营又回到了零点,甚至还落后于已经有用户积累的互联网企业。
粉丝经营是互联网思维,即将颠覆运营商的传统营销模式。如何将流动的用户培养成忠诚的粉丝,是运营商走出困境的关键。从用户竞争到粉丝经营,电信运营商经历三步跨越:
STEP1 关注安全,赢得信任
移动互联网普及以来,因技术、法律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引发的诈骗案件数量多、金额巨大、涉案人员众多。如果运营商让用户在恐慌中使用业务,他们有什么理由成为粉丝呢?因此,运营商们的粉丝经营必须从保证用户安全做起。安全需求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用户认为安全理所应当,不会主动索要安全,不安全的产品会让其他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STEP2 尊重个性,赢得认同
千篇一律的产品不再受青睐,即使是昔日风靡的业务,只要忽视用户个性,也会惨遭抛弃。手机报业务曾因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而深受用户欢迎;但到了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与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送相比,手机报无差异化的普遍推送渐渐被用户所抛弃。
STEP3 创造惊喜,赢得忠诚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们全面卷入了与BAT的正面战争。在OTT们的冲击下,运营商无法按捺心中的焦虑,在即时通讯、支付、电子商务、视频音乐等领域与BAT打响了阵地战。在互联网时代,只有尖叫体验才能赢得客户的芒心,简单地模仿跟随只能适得其反,只有超越用户的期望才能“价值连城”,否则就一文不值。华为在互联网时代看到的是数据港湾中管道迎来的巨大机遇;运营商们应该寻找自己的方式拥抱互联网,为用户创造尖叫体验。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优势资源是海量的连接,以及在智能管道上流动的滚滚数据,这些优势都是互联网公司梦寐以求而又望尘莫及的。更加关键的是,这些数据直接与用户抽实名信息映射,能够实现准确分析、精准服务。
用户竞争,争的是“酒肉朋友”;粉丝经营,营的是“患难兄弟”,在互联网时代,粉丝决定成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我都会是中国电信的“淀粉”、中国移动的“冻粉”,又或者是中国联通的“通心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