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们第一次去儿童公园的时候,孩子们中途被卖水枪的爷爷拦住了:“小朋友们,要不要水枪,让爸爸妈妈买一个吧。”然后,顺势将水枪递到孩子们的手上,再快速地寻找爸爸妈妈给钱,顺便来个道德绑架。整的孩子们挺懵的,大人也挺尴尬的,明明爷爷给了我们玩具,我们很开心,但爸爸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是怎么回事呢。
转折点在之前妈妈的一次爆发。孩子们明明玩儿沙玩儿的挺好的,还利用了身边的棍子跟矿泉水瓶,可小贩偏偏来破坏这些美好。他们熟练地使用了激将法,类似于娃娃们可怜,给他们买点沙滩玩具之类的。我没忍住就小小地发了个脾气,没想到孩子们后来就直接跟我说:“妈妈,我们下次就直接跟他们说不需要就行了。”挺感触的,第一次感觉到了来自于孩子们的包容。
这次清明节爬山的路上,我突然发现碗儿姐姐居然又有了拒绝小贩的新本领。我想可能是之前我发脾气那次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吧。
说是爬山还不如说是下山,每下一步腿都在发抖。所以每下一长坡阶梯,都有一个供游客休息的驿站,驿站都是当地居民自己修的,我们也被热情地邀请进去了。
刚坐下,村民就开始对孩子们下手了。“小朋友,买个鱼网吧,下面可以网鱼。”“小朋友,不买鱼网就买个雪糕吧,这么累了。”
碗儿姐姐蠢蠢欲动,“妈妈买个渔网吧”,我说:“鱼网我们有好几个,在车上的,而且我们这次是来爬山的不是网鱼的,鱼都没看到怎么买鱼网嘛。”“妈妈,那买雪糕吧。”我说:“现在天气还不是太热,还不是吃雪糕的季节呢。”后来还是爸爸想了个好主意:“要不等小朋友们走到终点后,一人奖励一个吧。”小朋友们欣然同意。
但是卖东西的村民还是没死心,开始对大人下手了:“你们这些大人真的是,小朋友想要这个不买,想要哪个也不买,小朋友快点喊他们买。”哈哈,我第一反应是小贩们也是不简单的,因为像她这样一刻不停地逼着客人们买东西的事情,我是做不来的。但碗儿姐姐解了围:“他们不给我们买,我们就不要了。”好嘛,我只能说小朋友们太棒了。
在后来爬山的路上,我跟姐姐说:“其实也不是爸爸妈妈非不给你买,只是我们觉得那些不是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必要在景区里面买,因为那里的价格要比外面贵很多倍,我们用同等的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但如果是需要的东西,比如吃饭,喝水等,那我们就必须要买了。”
碗儿姐姐嘴上高兴地答应着,但心里关心的却是等他们爬到终点时的奖励雪糕能不能兑现。哈哈,那必须兑现啊,虽然也不便宜。
爬山回来,碗儿姐姐这项技能就越来越纯熟了。刚才在超市,姐姐落在了后面,我回头去找她的时候,发现她在跟超市的推销阿姨讲话,好像是在让她买东西,她说了句:“他们不得给我买。”然后就走开了。虽然这个理由很真实,虽然这个理由也不那么全面,但我还是对姐姐学习到新本领感到高兴,至少她现在已经不再任人摆布了,是一个可以独立思考,拒绝别人的小孩子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