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最需要经营好的事业。女人上半辈子拼的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老公,下半辈子拼的就是自己的儿女。
我娘家邻居就有这样一户人家。
此家姓刘,我们称他们夫妻俩为刘哥、刘嫂,刘哥应该最少比我大10来岁吧。
刘哥的原生家庭是组合家庭,他和他姐姐及一个大弟弟是他妈带过来的,他们之前的父亲英年早逝,他另外三个小弟弟是他妈和他继父一起生育的。
他们一家人就挤在他继父自己一个人建的三间土砖房屋里。我们小的时候,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兄弟姊妹多,更是过着吃了上顿急下顿的日子。
刘哥虽然长得还不错,身材高高大大,智商也在线,但到了适婚年龄,附近却没有哪个女孩瞎了眼愿意嫁给他。
后来他在邻县打零工做苦力,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面容普通且有点偏丑的女孩。女孩虽然脸蛋长得不咋地,但身材还可以,有1.60米左右,不胖不瘦,但不知怎的,肚子一直有一点微微向前凸起。听说她爸爸还是一名老师,而且弟弟妹妹们都比较聪慧能干,唯有她因小时候得了脑膜炎,有点痴不乖。
刘哥很无奈!由于家境贫寒,到了适婚年龄,却一直请不到媒婆(那时候一般都要请媒婆提亲,自己谈的很少)帮他提亲。现在无意中有幸认识了这样一个女孩,虽然不怎么样,但在孤单寂寞的长夜,最起码可以给他偎偎脚,说说话,比没有强。
而女孩家里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刘哥肯接受,就可以立马嫁女儿。于是刘哥趁热打铁,快马加鞭,很快就操办了几桌酒席,将刘嫂娶进了门。
可偏偏刘嫂生蛋肠子好,三年内生了两个儿子。这时旁人都替他们夫妻俩捏了一把汗,甚至还有长舌妇放出了风言风语,说她家两个儿子怎么养得大?难道吃草长大?
后来她的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并搞得比较好后,刘嫂还总是捡她的嘴,说某某姑娘说她两个儿子吃草长大,而她的儿子们不仅没有吃草,还长得结结实实,聪明潇洒,比一般的人还乖一点。
其实,他们家当时那种情况,也怪不得别人会说风凉话。他们家确实太困难了!
他们结婚后,由于还有4个弟弟,三间土砖房根本挤不下了,他们夫妻就搬到组里废旧的仓库居住。她家两个儿子都是在那里出生的。
后来,组里要收回仓库卖钱,刘哥只好像他继父一样在我家屋旁自己一个人建了三间土砖房。但房子里面空荡荡的,除了简单的锅碗瓢盆和两张破床外,基本上没有别的家具。
两把穿眼椅子还要轮流坐。有时候我父母去他们家串门,如果他们的儿子坐在椅子上,刘哥就会呵斥两个小孩快起身,给爷爷奶奶坐。
他们家一年到头基本上吃不到几餐荤菜,刘哥在天上流火热得死人的双抢季时给别人家帮忙,既不要工钱,也不要别人还工,只求在别人家吃上几顿肉酒肉饭就可以了。
刘嫂虽然勤快,也会做事,但因智商不在线,没有什么划算,总是东戳一下,西戳一下,一天到晚真正也做不出多少事来。
正如俗语所说,饿人涎多,穷人话多。刘嫂的话多得如果只要一分钱一斤,你都买不起。她如果跟某人说话说起了劲,别人就是要出门到田地里去做事,她都会跟别人到田地里去继续说话,别人走一步,她也走一步。因此,我母亲那时候给菜园除草时,总有她亦步亦趋地陪伴。
后来,刘嫂娘家亲戚把他们夫妻俩介绍到他娘家附近的矿山上做事,两个儿子也带到那里上学。过了几年回家,两个儿子说他们吃肉吃服了(土话,就是吃够了,不想再吃了),回家后,他们还扩建了房子。他们用红砖打脚,上面砌土砖,做了一栋明三暗五的大房子。
房子做好后,他们说矿山上做事危险,就没到矿山上做事了,在家种田,刘哥农闲时就做建筑工。
两个儿子散养长大,读书成绩也不太好。他们放学后或假期就打鱼摸虾,用以改善生活或变卖几个零花钱,两兄弟都只勉强混了个初中毕业。
他们家大儿子从小就老实本分,花钱节约。他在离家十来里的镇上读初中时,别的同学来来去去都坐中巴车,他却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一般的车不坐,只坐11路车。他弟弟坐中巴车,他还责问他,说他们的爸爸妈妈累得要死,他为啥要花钱坐车?难道走不得路?
他们俩兄弟初中毕业后。小儿子跟他堂哥学牙医(刘哥亲生父亲那边的亲人),他一边学习一边给堂哥帮忙,前前后后搞了三年。然后出师在我们镇上开了一家牙科诊所。
小儿子从小就聪明调皮一些,先后处了几个女朋友,个个都聪明漂亮。最终他和一个不要求他在市区买房子的女孩结了婚,并生了一儿一女。现在女儿都10来岁了,儿子也六七岁了。近几年把老婆也带出了师,她老婆在我们服务区也开了一家牙科诊所。
虽然小儿子调皮,有点喜欢打牌赌博,但他有分寸,只是小打小闹,不借网贷,不烂皮。小日子也算过得红红火火。
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到广东打工,刚开始出去时,每月都寄钱回家。后来误入传销组织,几年没有回家,也没寄钱回家,甚至没有什么音讯,好像失踪了一样。
刘哥夫妻俩很着急,因为联系不到大儿子而惶惶不可终日。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了大儿子所在的地点。刘哥和他小儿子就赶紧赶到广东,强行把他带回来了。
他回来时,没有一分钱,还穿着几年前的旧衣服,而且长得面黄肌瘦,好像缺营养一样。他当时的长相、气质,情商和智商都比弟弟差一大截。
他回家后也跟着弟弟学牙医,一年后就到邻县的某镇医院承包了牙科业务。
在跟弟弟学牙医期间,他慢慢地长胖了、长白了,性格也活泼开朗了一些,形象气质,情商智商都有所提升。而且他比弟弟更听话,又看得起钱,不太打牌赌博,只是逢年过节时打点小麻将。
后来经人介绍,他找了一位我们本镇边缘和邻镇交界处的一个征收户家的女儿做女朋友。这女孩比他弟媳长得更漂亮,嘴巴又甜。
而且她娘家在他们结婚时还喝了20万元的茶(我们这里一种乡俗,结婚那天中午喝完喜酒后,就摆桌子喝茶。新娘和新郎俩人抬着一个大茶盘送茶给双方父母和主要亲戚喝,这些人喝完茶后就在茶碗里放上自己准备给新郎新娘的红包。这些红包都是额外给新娘的,礼金在吃饭之前已写在人情礼薄上)。后来他们生了两个儿子,她娘家还帮他们把大儿子抚养到5岁。
他们俩夫妻结婚几年后就建了一栋大别墅,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媳妇既不学牙医,也不打工,只是天天下午打扮得漂漂亮亮,开着小车出去打一场比较大的麻将。
现如今,刘嫂的儿子儿媳们都给她买好看的衣服,她穿上得体的衣服,看上去好像也不怎么傻了。之前看不起她的乡亲们也改变了对她的态度;之前看不起她甚至欺负她的弟媳们现在更是奉承她不暇,每天大嫂子、大嫂子……喊得打包口。
儿子儿媳们都说爸爸妈妈喜欢种田,其实不需要种田,吃不了多少,买得吃也要不了多少钱。
他们说只要妈妈想吃什么,想穿什么,他们都给她买。
但刘哥夫妻俩不听孩子们的,一直坚持种田,种菜园,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而且一大家人每天都在一起吃饭,吃着自家种的绿色果蔬,其乐融融。
刘嫂的儿子们,并没有当官发大财,只是比别人稍微搞得好一点。她便在别人眼里变乖了,变漂亮了,也因此受到了乡亲们和亲人们的尊重。
看来母凭子贵,一点也不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