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你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为什么你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作者: 蔡文辉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21:02 被阅读17次

《后会无期》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了听到了类似的话,比如:听了那么多道理有什么用呢,还是不能改变我的现状;或者,道理我听得太多了,生活还不是没有一点改变呢。

最近突然对这句话有了一点新的理解了,我记得在刚上大学的时候,热衷于听过各种演说,也看过很多名人传记。经常看到的有,比如类似于,巴菲特爷爷建议青少年要读的一百本书,或者,比尔盖茨叔叔告诉我们在大学的时候要做的十件事情等等。

每次感觉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了信心,似乎好像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去做了,就能成功或者牛逼了一样。于是乎心里发誓,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然后回到寝室,就给自己定了制定了人生目标和学习计划,下定决心告诉自己,从今天起开始改变,从现在开始行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每天精神饱满,开始早出晚归,一有时间就去泡图书馆看各种书籍,时刻观察学习计划进度,每天要复盘和写总结,然而这样的状态坚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心想怎么就没有明显的进步和收获呢?

内心开始动摇,有点想放弃的念头了,然后发现这种想法不对,告诉自己你不能这样半途放弃。于是,又开始自己给自己打气,把理想当中药吃,效果靠坚持;再坚持一下就会好了;暗暗告诉自己,我是有理想的人,要努力决心改变。

每次打给自己打完气后,开始担心怕自己又做不到,于是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贴在寝室的墙壁上,这样每天都可以看到,起到一个心理暗示作用,然后打心里又告诉自己,你必须努力才能去实现理想,然后过来没有多久又开始有点松懈,慢慢又有了放弃的念头,这种状态就像一个循环,定目标-努力做-松懈-放弃-后悔-反思-又定目标-又努力····,周而复始,却没有终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心理学上好像可以解释,当一个人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获得反馈或者是足够多的反馈,这个时候就比较容易放弃,不容易坚持下去。生活中,这样现象也很常见,给自己制定了跑步计划,坚持了几次就放弃;给自己办了健身卡,要在三月内瘦掉10斤,结果年卡到期了,又去了几次呢;微信头像签名,不瘦10斤换头像,请问你多久没有换头像呢;发誓一年要看50本书,请问你已经看完了几本呢。

毕竟很多东西是反人性,特别见效比较慢的,比如学习和减肥。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这样的基因,就是比较短视的动物,一件事情做了几天没有收获,就会很快放弃。比如我们的老祖先在原始社会上山打野,如果在一个地方蹲守了好几天,还是没有看到猎物出现,肯定就会换另一个地方继续狩猎,不然再打不到猎物的话,就要被饿死的,日积月累慢慢把这样的基因形成,并遗传下来了。

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打游戏这么费脑力的事情,还有那么多人喜欢玩,甚至是沉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能够获得及时反馈,每个游戏上面就有一个进度条(闯关数、积分、游戏币),每闯过一关就升一级,每杀死一个怪兽就给你加几滴血等等,时刻提醒你,让你看到你的每次努力,每个行动,都会有收获的,而且你就能马上看到它,给你带来一种确定性,并且潜意识告诉自己我的每次努力或行动都是会有获得哟。

让你获得一种确定性的概率大小决定了你做这件事的努力程度和时间长短。

如果有一天巴菲特跑过来给你说,只要你把这一百本书看完了,就可以来继承我的所有财富了哟,他又怕你担心这是一个玩笑话,于是提出来和你签订一份合同(带来了确定性),用法律来做保证,免去你被放鸽子的风险和不确定。

如果真的这样的话,不要说看100本书了,那怕是看10000本书,我也是没有问题的;更不用说坚持一个月了,那怕坚持十年,我也能拍拍胸膛说,信心满满地回答,没有问题,小case嘛!

因为人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多数时候是恐惧的,又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不会有回报,万一没有回报呢!那不是所有的努力不是都白费了。

然后心想,人生苦短,早死早超生,于是就放下手中的书和笔,去打一会儿游戏或者追一会韩剧,放松一下再说哟。

目前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没有人能百分之百能明确的告诉你,今后你一定能成功或登顶富豪榜,现在你所有的学习与努力,都只是增加了做成这件事的概率而已。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说你去买彩票,买一张彩票,中头奖的概率可能是三千万分之一,如果你买了三张不同号的彩票,中头奖的概率是三千万分之三。

这样简单可以理解为,如果我决定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坚持多做几次,成功的概率会高一些,但是还是不能百分之分保证你能成功,有一定运气成分在里面,而且运气是不可控的,随机性的,不确定的。所以古往今来,历史材料上面才出现了,那么多“怀才不遇”的人呢!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推迟我们的满足感。做成一件事,是有它的时间周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毕竟要经历过时间沉淀,不可能一口吃口个胖子,若今天跑10公里,不可能明天就瘦掉1公斤了噻,这个月看了10本书,不能下个月就能写出10W+的文章来噻。

延迟满足:就是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张一鸣的微博提到了延迟满足感,摘选如下几条,可体会到他对这种思维的重视程度:

延迟满足感和坚决告别惰性是“优秀”的最重要两块基石;

延迟满足感是一项长期修炼;

常言道: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我的版本:以大多数人满足感延迟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人们总是高估自己能在一天中所做的事,总是低估自己一生能够达到的顶点。我们总是高估短期能够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十年中能够做到的。

曾国藩曾说过“未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所以我们不要还没有开始,就着急地去想到得到结果,或想知道未来会不会成功。过好当下每一天,每天进步一点点,认准了的事情就去做(不去做,然并卵),日积月累,就会增大成功的概率,慢慢就会呈现出复利效应,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如果你对现在越有耐心,那么你就对未来越信心。

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的自我估值。

世界只负责流动,不负责与你成长,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路上走,因为青春芬芳要在十年后才能鉴赏,所以无论如何我都都会被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

下面的文章,你可能也会感兴趣哟!(点击)

第一篇:在一碗牛肉面中吃到了“经济学原理”:边际成本

第四篇:当我跑了1000km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第六篇:我在火锅店做了6个月服务员,完成了一次操作系统升级,从商业到人生。

第十篇: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第十一篇:如何用“数据思维”去经营一家火锅店(一)

相关文章

  • 四两拨千斤

    我们总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背后的逻辑好像是,听了很多道理,应该过好这一生,为什么你没有呢?是道理...

  •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网络上有一句话,叫“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第一次看到这句...

  • 2018-02-08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是电影《后会无期》中令人印象深刻的...

  • 329晨读

    一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记得韩寒在《后会无期》里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当时戳中了多...

  • 把“这一生”当成“四世四生”来过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里面有个关键,就是“听过道理”和“过一生”之...

  • 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了一本《小狗钱钱》

    很多人“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呢?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 60天日更 | 28 你还在窃喜你知道很多吗?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韩寒。 这是一句在网络风靡了很久的一句话,为什么?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你却依然...

  • 情话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没有你” “吃饭了吗?” “你呢?” “没有” “你没吃我就没吃,...

  • 要经常回DISC双证班的理由。。。。

    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惑,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恩 恩 很多人会说,听过只是听过而已,并不带代表你...

  • 三分钟带你读完《赚钱机器》

    ——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你从未认真对待过这些道理! 最近花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你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iu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