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说过: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 然而,爱迪生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读书如何锻炼我们的精神,也就是大脑。
关于这一点,日本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在他的著作《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中为我们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身为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的茂木健一郎,主要研究大脑与心的关系,作品有《创意脑》《大脑活用学习法》《大脑活用工作术》等。

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这本书中,茂木健一郎提出:书籍就是大脑的健身房,阅读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锻炼大脑的方法。茂木健一郎指出科学的阅读能够锻炼我们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思维能力。
① 阅读提升语言能力
你聊天的时候爱用emoji吗?你的手机里存了多少表情包?
在一张图片就可以表达自我的网络时代,语言仿佛成了一种多余的东西。然而语言作为人类的根基,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思维。
“了解语言等同于了解自己,可以使我们更完美的表达出自己。”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中茂木健一郎如此点评人类的语言能力。
但是很显然,无处不在的网络对于我们的语言能力少有刺激,却常见反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够在表情包纷飞的时代,保持至关重要的语言能力呢?
茂木健一郎给出的答案就是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书籍。一般来说,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书籍,在文章表达方面登峰造极。通过阅读可以在无形之中让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除了阅读经典对语言能力的潜移默化的熏陶,阅读结束后对书中内容的总结整理则是对语言能力的刻意锻炼。总之,这两种做法都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打磨语言能力,从而在这个自由的年代尽情地表达自我,展示自我。

② 阅读增长社交能力
身在北京的你发了一条朋友圈,马上得到旅居纽约的朋友的点赞。
这种穿越地理限制的跨越式沟通是专属于网络网络时代的便利。只是朋友之间的互动频率的增长,是否就意味着人们社交质量也随之提升呢?
“无效社交”这个词的出现昭示了问题的答案,喧哗的网络无法帮助我们提升社交质量。但是,与之相对的,一个人的孤独地阅读却能够做到。
在阅读中,读者化身成为书中的人物,喜其所喜,悲其所悲。这种感同身受的体验极大地提升了阅读者的共鸣能力。
有研究显示,一个人共鸣能力的高低,与他的受欢迎程度有明显的关联。越是能够理解他人的人,越受到别人的喜爱,朋友也就越多。甚至共鸣能力不仅在社交方面表现优异。事实上,具有较高共鸣能力的人,具有更优异的业绩表现。
可以说,阅读是一种最简单的提高共鸣力乃至社交能力的方法。

③ 阅读锻炼思考能力
加拿大作家露西.蒙哥玛利的《绿山墙的安妮》是茂木健一郎非常推崇的一部作品,书中的主要观点是“我们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在阅读这部作品之前,茂木健一郎从未接触过此类想法。因此这本书给茂木健一郎的思想带来了一种哥白尼式的冲击。
众所周知,思考是人类的本能,但是思考需要契机。正如个体心理学家艾弗雷德·阿德勒所说,只有人们在遇到某种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才会去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些人生之路平坦顺畅几乎没有遇到过困难的人,都不会产生这个念头。
生活的本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平平淡淡。因此想要激发自己的独立思考必需要借助外力。
阅读就是这种外力。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书中充满了矛盾、冲突和碰撞。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大千世界、无所不有的独特思想,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思考的机会,建立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中提到:如果阅读邮件、微博和朋友圈里的文章相当于日常的休闲逛街的话,那么阅读书籍就好比去拳击馆一丝不苟的练习拳击。
所以说,网络时代,唯有阅读才能让我们的大脑得到有效的锻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