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分享了我看完前几期奇葩大会2的感触今天本该是个高兴的节日,但我却哭了……,文章里的一段话被朋友拿到朋友圈分享,我的文字能够让人有所思考和感触,让我很感动。
前两天因为身体原因没更文,把最近两期《奇葩大会》都看了,看完很是触动,又一不小心给看哭了。
01
最先触动我是侯祖辛,她用聊家常的口吻,介绍了当初中国第一批摇滚人的那些事儿,那是在北京鼓楼旁边一个胡同(大石桥胡同)的艺术家大院(中央歌舞团),大家都住在筒子楼里面……
那时候何勇、张楚也都是二十岁左右,经常去她们家玩,她那时候觉得他们像海尔兄弟,一个白一点儿一个黑一点儿,但眼里永远闪烁着光。
她描述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我小时候,经常会有爸妈的朋友来家里玩,也经常会去别人家玩,大家没什么隔阂,一幢楼邻居、附近住的人大家都认识,都很友善。
“眼里闪烁着光”这句话仿佛一下子把我击中了,这真的是一种非常棒的状态,想起大学时和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怀着美好的憧憬,因为愿望的实现而激动,因为碰壁而沮丧,眼睛都是亮亮的,然而再过几年,会发现一些人仿佛被生活磨平了,不会激动不会祈福,不管什么都无法让他们有感觉了……
之前很火的一句话叫——“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其实跟“眼里闪烁着光”是差不多的状态吧。
你们觉得对一个人最好的赞美什么,有钱,有名,好人?我觉得,是有灵气,万物有灵且美,而灵气透过眼睛显现出来,透过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知道他的状态……
02
祖辛说:“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是最了解父母的人……但其实并不是……”
大部分时候,我们仅仅是在一起,但并不会聊到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回想起来,对父母知道的也并不多,他们的经历、喜好、性格……
太多时候,我们抱怨父母不懂自己,想要把他们推开,但只要一吵架,就会发现自己也不懂父母。而父母,通常都是比孩子更主动一些的人。
他们会愿意在争吵之后还为你做事,愿意包容你的任何错误,愿意去尝试、去改变,只希望能靠近你一点,再靠近一点。
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改变,耐下心来去陪他们,听他们讲话的其实是我们。
03
她问吴海岗说:“所有人都知道魔岩三杰,都知道1986年中国摇滚诞生,但是没人知道你,你觉得可惜吗?”吴海岗说:“我遇到了一个我觉得挺好的东西,我就把他搁手心里边捂了一下,然后把它传下去了,为什么别人要知道我呢?”
真好,发自内心的为他叫好。
任何一个为大家所知的人、一门科学、一项进步背后,其实都有着千千万万奉献付出、不求回报的人……
想起了我的爷爷,他那时候是车间主任,也是党员,他们那一辈的老干部,当初都是有活有事自己扛,有好处就都让给别人,而爷爷一直给我的印象就是处处为别人着想,宁肯委屈自己,也不会让别人吃亏。他甚至在医院都不愿意麻烦医生和护士,觉得他们很辛苦、很不容易,要尊重、体谅他们。
所以他没跟人吵过架,没跟人红过脸,而那时候,像他那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自私,自己一直艰苦朴素,却为他人、为家、为公司、为国无私奉献,要是这个社会上都是这样的人,那该多美好。
04
侯祖辛的父亲侯牧人得了脑梗,病了之后三年没有写过一首歌,最开始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写字,连和声都忘了,三年之后她委婉地说:“你闺女拍了第一个长篇,你要不要出山给我写首歌啊。”侯牧人用非常缓慢的语气说了四个字“义不容辞”!
父母亲对孩子的力量很多时候超乎想象,你永远想不到这力量有多大,为了孩子,父母什么苦什么累都愿意承受,什么都愿意做,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世界里的超人,看过为了救女儿只身一人挑战魔窟的《飓风营救》,为了女儿的冤死打了三十多年官司的《以女儿之名》,还有最近的《三块广告牌》……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父母,会把子女看的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了吧。
侯祖辛在提到很多人觉得当初80、90年代,文化艺术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但却忘了我们就是当初二三十岁的他们,我们正活在我们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与其怀念当初的美好,然后继续丧,继续不思进取,更应该做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自己的美好,年轻的我们不应该被那么多条条框框所束缚,应该身体力行,去创造更多可以表达我们,推动时代进步的贡献。
最后,侯祖辛问侯牧人说:“你觉得摇滚是什么?”侯牧人说:“摇滚就是活着。”
这简单的6个字,却让我再次被击中,我开始回想,我小时候不爱听摇滚,爱听古典、流行,那些整齐、甜蜜、温柔的音乐和歌曲。长大了之后,毕业了之后,才开始听摇滚、嘻哈说唱,并且越听越觉得好听,那些虽然简单,但真实,更像生活。
也许小时候没有深刻体会什么叫活着,更多的是理想主义,幻想未来和美好,在学校的象牙塔里,而摇滚把真实的一面甩到我们面前,有些歌词真是唱到人心坎里,那些怒吼和呐喊像极了人活着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