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音乐翻译·译文
被Dre击Beat:Monster倒台的独家内幕

被Dre击Beat:Monster倒台的独家内幕

作者: haru | 来源:发表于2013-05-07 22:41 被阅读1139次

    作者:Sam Bibble
    原文:Gizmodo
    翻译:haru

    Beats By Dre是前所未有的。在商场里、飞机上、酒吧里、人行道上,随处可见这个厚实而艳丽的耳机,就跟它的名字一样,又大又贵,但同时又受欢迎。但Dr. Dre并不是从他的巨胸之间挤出这玩意儿的:最一开始,这项看似不太靠谱的投资是由一家唱片业巨头和一家以生产盲目高价的HDMI线的精品音响公司合作的。

    你或许知道,或许拥有一副Beats耳机,上面仍然印着Monster的微型logo。但你不知道的是,为了这项交易,Monster遭遇了人财两空。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大卫歌利亚之战——唯一不同的是:大卫惨败,灰溜溜地被赶出了竞技场。科技界史上最烂的交易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仅仅因为这项投资带了一个说唱歌手来玩,并不代表在舞厅的VIP卡座开一瓶水晶香槟就能谈成这事儿。这笔交易的起源地并非豪华奔驰车的后座或者是墙上镶满白金唱片的会议室。在Dre搀和进来以及全世界随处可见年轻人耳边的红色B logo之前,是那个中国移民的儿子一头扎进了音响设备的世界里。

    Beats是由Monster, Inc.开始的,而Monster是由李美圣(Noah Lee)一手创建的。他是一个和善又聪明的人,发型像漫画人物。但他更令人尊敬的是,他不能走路,他平时用赛格威代步。1979年起,李美圣就开始设计生产音响设备。在此之前他学的是工程,之后他开始了组装件生意,并美其名曰:你的音乐其实可以更好听。

    李美圣一开始是跟着硅谷的传统走,那便是在自家的地下室创业。他尝试各种不同的铜线,直到找到一种他觉得可以改善音质的。然后,还是照着硅谷的路线,他给那了不起的铜线做了一番营销,抬高价格,并起名叫Monster Cable。那个时候还没有Dre什么事儿,所以李美圣自己给自己吆喝他的线有多好,音质有多优美,但其实真的音质好不好是见仁见智了。“我们重新定义了扬声器线!”这是他的宣传口号。他儿子凯文李则换了一种说辞,“没病也得治(锦上添花的意思)”。

    接着,Monster的业务扩展到了高价的HDMI线、电压保护器,还有…五种不同的屏幕清洁剂。这些用处不大而且昂贵的东西导致Monster的名声变得不佳,但也给世人带来了误解,这家公司的音响产品到底好不好。事实是,音频线在某种程度上很像高级篮球鞋:世界上大概有几百个人真的需要其品质做到最佳,其他人根本就无法区分好坏。但这不要紧,通过不懈的努力,李美圣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小小帝国。

    但200美金的线再卖也就那么多,下一步是音响。但他们在音响方面起步太晚,高保真时代已经结束了。普通人对电视机的声音就已经很满足了。Monster遭到当头一棒。

    不过戴在头上的音响怎么样?这可是真正的明日之星啊。

    (李氏家族现身2012年MTV欧洲音乐大奖:左为李美圣,右为儿子凯文李)

    李美圣开始试验各种头戴式耳麦原型,并派他儿子去洛杉矶找人合作高保真音频格式的专利。虽然后来也没见有音频格式的出现,但这次旅程还是有收获的。小李接到老李的指示是,“你得去见Usher、Mary J. Blige和U2。”按照他的说法,命运从此改变了,“有时候事情就这么发生了…是注定的缘分。”小李边说边微笑着。如果他没被派去找艺人谈音乐格式的合作事宜的话,“就永远不会碰到Interscope的Jimmy Iovine。”就是这次相遇造就了科技界的最毁誉参半的合作。Beats诞生了。

    (左为Dr. Dre,右为Interscope主席Jimmy Iovine)

    Jimmy Iovine是唱片业的大亨。他策划了Bruce Springsteen和50 Cent等人的唱片,参与制作了8 Mile(Eminem的自传式电影),现在的头衔是Interscope唱片公司的老总。Dr. Dre就是Dr. Dre。在Beats的记者会上,这两人总是一同出现造势:Iovine语速快且犀利,每次都会讲同一个故事。Interscope本来想让Dre代言sneaker(运动鞋)。Dre回答道,“去死吧sneakers,让我们来搞speakers。”其实很经不起推敲的这么一个故事因为比较有趣,而且还押韵,所以有时候还挺奏效。他俩会告诉你,“于是,Beats诞生了。”

    但老李和小李的说法是,这个故事只有一半是真的。在小李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Iovine和Dre找上门来,并提议一起做电子消费品。“他们跑来对我爸的音频技术都非常感兴趣,”小李回忆道。老李说他和Jimmy一拍即合,“你知道音乐听上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也知道音乐听上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其他人什么都不懂。”小李说,“化学效应”一开始就在。之后便是“声音教育”,Monster向Iovine和Dre展示了Monster的所有技术,包重现低音贝斯的能力,以及一个入耳式耳机的原型。老李说,Interscope的两位需要被教育:

    Dre和Jimmy需要了解为什么世界已经不需要音响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再购买音响。他们自己在录音室里有大音响,为什么要用耳机取代?

    Monster为这对说唱二人组的音乐抱负指明了一条道路:高端耳机。父辈们会买Bose,但其他牌子对消费者来说都太晦涩复杂难懂了。“我们一起来做耳机吧。”李美圣不容置疑地宣布。

    不管有没有化学效应,这绝对不是Steve和Woz之间的那种极客精神。打从一开始,这就只是生意。老李现在是知道了,但Monster那个时候没那么聪明(Jimmy是想要“两手抓两手硬”的,他说)。Monster一心想要做大耳机生意。非常想。00年代中期,Dre和Jimmy需要找到除了唱片以外的赚钱方式。非常需要。但钱最后还是会流进Iovine的口袋的。他是一个跟Steve Jobs不相上下,而且手握一个音乐帝国的男人——而不是什么生产高级音频线的小公司。Monster的两位觉得如果能利用Dre在“娱乐圈和体育界”的影响力可以从此走入主流视线。这个想法没错,但不幸的是他们没有为成功的道路做足功课。过程中,他们公布了每一个可能的商业决定。

    小李去洛杉矶谈的时候,他只有一张大学本科学历,除了为老李工作以外几乎没有生意经验。而他将要面对的却是一个在法律、财政、公司经营方面全都远胜于他的巨人。这在一开始就表现得很清楚了——两家公司在合作最初,势力就一直是向Interscope一边倒的。Monster有音频工艺,但其他很多公司也有。小李说,“(Jimmy Iovine和Interscope市场部总裁Steve Burman)给出了一个数字,但我们作为一个刚花了5000万美金去开发耳机的小公司,无力承担。”Interscope开出的分成方案对Monster来说太过残忍,简直是狮子大开口。谈判陷入了僵局。冷场。Iovine带着Dre和他手头娱乐产业离去。他们最后电话来说,“我们也不想这样的,但我们要跟其他人去合作了。”

    Monster被抛弃了。

    六个月过去了,Steve Burman又来了电话。Dre的团队试着跟业内更知名的在耳机方面有所业绩的SLS Audio合作了一下,但没成功。Burman想起了Monster,不知他们是否还有跟说唱歌手合作的意向呢?显然有!

    但半年里发生了太多事了。“Beats by Dre”这个牌子已经在跟SLS失败的合作里用过了,而且SLS已经有一个粗糙的原型了:巨大的耳罩、又厚又粗线条的头带以及足够装饰一辆F1赛车的花哨亮片,现在的Beats耳机差不多就是延续了这个造型。但问题是它太大了。小李说,Dr. Dre的头已经够大了,这个耳麦戴在他头上都觉得大。“戴上它,照镜子,很难看。”

    回炉。Monster设计了4、50个原型,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小李承认他父亲对合作并不像之前那样热情。所以他只好背着老李未经允许花了Monster数百万的钱。“我们(在CES 2008)开了记者发布会,而且我们在还没签合同的情况下我就已经花了一百五十万美金在设计和营销上。

    小李完全被热情冲昏了头脑。他把自己老爸的公司的未来放在了一条未知的道路上,而且,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东西,卖多少钱,成本多少。“小李在有商业前就开始设计整一条电子产品线了。在Dre说OK之前他就在生产Beats by Dre的耳机了。然后他开始恐慌了,”这已经不仅仅是违抗命令的问题了。我会失去父亲的信任。我已经有几百万的库存了,他会杀了我的。“

    如果合约定不下来的话,小李的钱包和家庭关系都将毁于一旦了。所以他千方百计要把这个合约给定下来。”这应该是Interscope史上最复杂的一个合同了。“而且他必须自己一个人面对,用他的文学学士学位去面对Interscope的律师方阵。后者每天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谈各种合同让Interscope从中获益。

    双赢是不可能的。Monster最后还是保住了这份合同。Beats Electronics成立了,耳机也开始卖了,但还是亏大了,因为:Jimmy和Dre部分的Beats拥有所有Monster开发的东西。永久拥有。每一个耳机、头带、杯子、驱动器、遥控器——只要有一片金属或者塑料跟Beats by Dre有关,老李小李都让给了Jimmy和Dre。而且Monster全权负责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发行,这是这份合约里成本最高的一部分。沉重的负担。”“我有点被Dr. Dre威胁的。”小李边喝了一小口鸡肉面的汤一边说。老李坐在他旁边,一言不发。

    那Dre的团队做什么呢?打造Dre就行了。开发了个把月之后,小李给Dre看了第一个最终成品。你也是第一次看到,就在这里。

    Dre戴上耳机,听了In Da Club,说:“就是它了。”这就够了。算是给Beats By Dre开了绿灯了。

    小李想要找一群音乐人来做些宣传教育,普及一下高级的音响世界让他们能进入大商场。想像一下Nelly Furtado解释失真的危险和重要性,Robin Thicke在你耳边细语高音的价值。但并未实现。

    合作伙伴们

    Dr. Dre的团队准备不遗余力地为Monster耳机招揽客人,作为潮人必备品。但这个计划被搁置。Iovine告诉小李,那样做营销需要的时间太长。教育市场需要太久。正确的战略是去给大众洗脑:Beats是“最红的商品,声音会像特洛伊木马一样惊人。而我们确实那么做了,Beats出现在每一部音乐录影带中。”小李说。Iovine确保了Beats出现在整个Interscope的产业链中,渗透入爱看视频的拜金美国人的脑中。

    这个战略奏效了,数以千万的收入进账了。小李承认,“孩子们走进百思买花钱买Beats并不是因为它音质好,而是因为戴上Beats看着很酷。”李氏家族用他们的音响背景支撑起了一家,其实是一家时尚公司。走在美国的街上你就会清楚看到Beats的占有率——到处都是B。Jimmy和Dre所获得的耳机质量很好,可以让你的耳朵离开低端音质,抵抗大街上的噪音,走一大断路你的骨头也不会难受,而且把这些优良的品质全都掩藏在说唱歌手的光环背后。Beats或许价格虚高且过分宣传了,但它们毕竟不是运动鞋,而是复杂、精巧的电子产品。花了上百万美金去开发、做了好多试验原型、以及被Iovine找了好多年麻烦才被小李推出的。

    但如果你问Monster的合作伙伴,他们会把老李和小李的角色降到最低,大概是联邦快递和富士康的程度——精选供应商,负责把东西做出来然后送到你家门口。Beats Electronics否认Monster在耳机的工业或音频设计方面有任何功劳。“我们有自己的工厂。我们控制着一切。那种音质…一直都是我们的——我们有自己专利的声音。绝对是我们的。”Beats Electronics的CEO Luke Wood不断重申着这样的言论,虽然他坚称大家都还是朋友。但Monster的朋友只是负责“采购”零配件和选择“材料”来“优化”Beats的音质。

    Monster表示那是一派胡言,并向我们提供了绝密的设计文档。内容包括了Monster在音频工艺和工业设计上所做的工作。

    Beats设计文档

    包括与大牌明星的合作款,如Lady Gaga:

    Beats3设计概念

    Monster对Beats拥有一切的说法非常愤怒,尤其是对设计那块。老李怒斥,“绝对不是这样,他们没有任何工程师。”小李也补充道,“Beats没有任何设计能力。无可争辩的事,Monster设计了Beats by Dre耳机的声音。他们告诉我们想要什么,他们来审核。但是是我们让那声音成为现实。”老李和小李一直重复着“审核”:他们把设备给Jimmy和Dre,然后会有来来回回的反复,通过音乐录影带和说唱的蛊惑,耳机再最后被送到某人的信用卡账单上。这个方法太奏效了。

    一直到如日中天的台湾企业HTC对Beats显示出兴趣,他们愿意支付3亿美金来获得51%的股份。Jimmy和Dre嗅到了一丝现金爆发的气息。小李匆匆订下的合约使得Beats径直走入了HTC的麾下。这对Interscope来说是喜讯,对Monster确实噩耗。Beats的一个发言人说这笔交易使得公司变得更加“灵活”并且减少了“报告的内部流程”。但其实钱才是关键。

    Monster得到了一些金额补偿——确切地说是分手费。而Beats带走了一切:Monster所有的音频工作、每一个专利、注册商标设计以及:品牌。Iovine曾要求Monster把他们的宁子从耳机的包装上去掉——只要Beats by Dre别的都不要。没有Monster的logo。不提Monster的任何。在HTC的交易之后,Monster永远离开了任何他们曾经可能在的地方,而且还不能用他们自己的技术与他们曾经帮助过的现任敌人抗衡。同一年,Beats Electronics跟Monster说了再见,而销售额达到了5.19亿(前一年是2.98亿)美元,并且在“高级”耳机市场(100美金以上的耳机)占了64%的份额。那已经不只是潮流了——那是一种征服。

    很难说Jimmy Iovine是什么时候开始得寸进尺、李氏家族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丧失话语权的。也很难对谁产生同情因为每个当时一方都赚了钱而且继续富有。很难相信Beats会去改变当前的商业模式或品牌,也更难想象李氏家族不会不择手段回到他们原来的地位,虽然他们极力否认。他们发誓已经在Beats时代享尽了荣华富贵,但并没有在追寻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牌。

    2月6日,Monster宣布了他们与说唱歌手、超级制作人、艺人Swizz Beatz的合作。公司的新旗舰耳机名为“钻石之泪”。设计听着很熟悉:镜面、贴满钻的塑料以及圆鼓鼓的假宝石贴在两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Dre击Beat:Monster倒台的独家内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tx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