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219)

详注《随园诗话》(1219)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12-12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四·八二】

河东君藏一唐镜,背铭云:“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查他山《金陵杂咏》之云:“宗伯奁清世莫知,菱花初照月临池。点妆巾帽俱新样,不用喧传镜背词。”

河东君,即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又号蘼芜君、影怜、我闻居士。浙江嘉兴人。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侧室,明末清初女诗人。原为歌妓,能画工诗。初嫁云间孝廉为妾,从孝廉学诗。后被抛弃,游历于吴越间,以其文采风流闻名于世。她先有意于陈子龙,被拒绝。后与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成婚。清兵入关后,柳如是对钱谦益与马士英等人的同流合污很是不满。钱谦益死后,柳如是因不堪忍受钱家凌辱,悬梁自尽。柳如是写下了大量情辞婉丽的诗作。其诗集有《戊寅草》、《柳如是诗》、《湖上草》、《尺牍》、《东山酬唱集》、《河东君诗文集》、《我闻室鸳鸯楼词》《我闻室梅花集句》等,还编有一部《古今名媛诗词选》。柳如是就文学和艺术才华而论,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书画也负名气,其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也深得后人赞赏,被称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国学大师陈寅恪对柳如是评价甚高,誉其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

菱花,音líng huā,本指菱的花。菱是柳叶菜科菱属植物的泛称。一年生水生草本,生在池沼中,根生在泥里,浮在水面的叶子略呈三角形,花白色。果实通称“菱角”,壳硬有角,绿色或褐色,果肉可以吃。在古代,菱花也是古代铜镜的代称。因为古人造镜,需要高温熔化金属,又需要冷水降温,故造镜之地多在水域中间。菱花于盛夏在造镜之处四周开放,给工匠们以深刻印象,采用铸于铜镜背面。另外,菱角、菱花在中医五行中主寒主水,所以铸造镜子多用菱花、菱叶花纹,是为辟火。而上好的铜镜,薄而透光,在日光下,透射到墙面的镜影,呈现菱形菱花的光斑。所以在汉朝,上好的由南方铸造并且供奉宫廷的镜子,就叫“菱花镜”。诗文中亦常用菱花代指铜镜。

“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此《唐镜铭》有另一版本:“别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官看巾帽整,妾映点(一作‘美’)妆成。”见同治己巳(1869)广州刊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卷二,云镜为周南卿明经藏,“河东君物也。”又见王士伦编《浙江出土铜镜选集》序引,异文注出。按:《清稗类钞》云:曹君直藏有唐镜,为钱牧斋绛云楼旧物,柳如是所用者也。镜背铭云:“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即查他山《金陵杂咏》所谓“宗伯奁清世莫知,菱花初照月临池。点妆巾帽俱新样,不用喧传镜背词”者是也。

查他山,即查慎行(1650—1727),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杭州府海宁花溪(今袁花镇)人,清代翰林,著名诗人、藏书家。为清初“国朝六家”之一。自6岁开始学诗,一直至去世前夕才放下诗笔。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东巡,由大学士陈廷敬等推荐,诏随入都,入直南书房,四十二年(1703)赐进士出身,特授翰林院编修,后充武英殿总裁纂述。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筑初白庵以居,潜心著述。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犯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到两个月即去世。著有《敬业堂诗集》,分为五十卷,又《续集》六卷,是“编裒其生平之诗,随所游历,各为一集”者。

刺,音cì,此处的意思是用挖苦的话揭露人的短处:讥刺。因为钱谦益在明朝为官,又降清为官,晚年还娶了“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故查慎行写诗讽刺:“点妆巾帽俱新样,不用喧传镜背词。”

宗伯,本是古代官名,此处指钱谦益,因为其崇祯时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南明弘光时官礼部尚书;入清后,以礼部侍郎兼管秘书院事,充《明史》馆副总裁。宗伯,音zōng bó,中国古代官名。西周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一,掌邦礼。《周礼》谓为春官,设大宗伯,卿一人,以小宗伯为副,所属有肆师、大司乐、大祝、大吏等官。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掌对天神祖先的祭礼,并掌宗庙中和宗族内各种礼仪。后世以大宗伯为礼部尚书的别称。礼部侍郎称少宗伯。

奁,是“玉奁”的略写,玉奁,亦作“玉匳 ”。指玉制的盛香物或梳妆用品的器具;亦指镜子。唐·元稹《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醮起彤庭烛,香开白玉匳。”宋·秦观《题汤泉》诗之二:“温井霜寒碧甃澄,飞尘不动玉奁清。”宋·秦观《拟郡学试东风解冻》诗:“江河霜练静,池沼玉奁空。”

喧传,音xuān chuán。意思是犹哄传;盛传。唐·张仲素《贺获刘辟表》:“万里喧传,兆人鼓舞。”宋·周邦彦《诉衷情》词:“喧传京国声价,年少最无量。”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次日,喧传某家少年遇鬼中恶。”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2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up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