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先生在小吃街的一家店吃鱼粉。
店里靠近收银台的位置坐着一对母子,妈妈正在陪孩子写作业,身上系着和老板的围裙一模一样的红围裙,想必这就是老板娘。
他们背对着我,孩子大约有七八岁。妈妈苦口婆心,不停地指挥,基本上一刻也没停。
“这个题啥意思?是让把算出来的数字填上的。”
“这个字挨着写,不能离得太远了……”
“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咋还不长记性!这样的题是让把答案选出来,不要连线……”
“错了错了,5+7等于几?等于12,知道吗?!”
“5+6等于几?11。4+5等于几?9。……”
……
从等餐到吃完,这位妈妈的声音一直喋喋不休地萦绕在我耳边。犹豫再三,我终于还是走过去,拍了拍她,示意她过来坐在我对面,让孩子自己写一会儿。
她满脸疑惑地在我对面坐下。
我说:“我看你对孩子的学习很用心,花很大功夫来辅导他写作业。”
“是啊,我是个急脾气,看着他啥也不知道,不说能行吗!”
“看到他这样,你很着急。”
“是啊!他啥也不会,啥也不知道。读大题都不会。”
我注意到妈妈刚起身,孩子就把笔随意扔在桌子上,如释重负地仰靠在椅背上,像是跑了个一千米刚回来的样子。
我示意她看看孩子,说:“你看他,你一走他就不写了,一副终于可以放松下来的样子。”
“如果你在旁边,事无巨细地指导,再带上一些否定和指责,他是紧张担心的。一直紧张的话,人是无法冷静专注地思考问题的。所以你这样做的第一个后果是影响他的专注力。你可以提前让他看一遍,如果他有需要请教你的,你帮他解释,然后让他自己独立完成,中间不要干扰否定他,让他踏踏实实地做题。”
“另外,你的指导过于紧凑,还没有给他时间思考,就给出建议,经常这样的话,会打断他的思维,让他不能有完整的思考。慢慢地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当他解决完问题的时候,你们再探讨。”
“孩子这么小,未来学习的路还很长,要想让他长久走下去,就要避免无用感和挫败感,培养兴趣和自信心,指导的时候尽量给予鼓励和启发,减少否定,态度友好,语气平和,在充分肯定优点之后,可以用给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是老师吧?”
“是的。”
“我就是脾气急,我一看他那样我就着急。不说他真不中……”
“没事,你再仔细想想,慢慢来。”
先生在门外接完电话,站在门口等我,于是我起身离开。
“还不赶紧写!昨天我就已经说过了……”
身后又传来训斥孩子的声音……
佛家有一句话:“佛度有缘人。”或许当下机缘还未到。相信一定会在某一天,她回想起我的某一句话,觉得契合了生活的某一个点,心中的某一盏灯会被点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