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过,现在网络发达了,其实,好事,坏事都会传播千里了,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厦门大学的一位教授在3个多月前的一则关于生育方面的言论被广为流传,笔者也不知道算是好事呢,还是坏事,但看了这则言论,还是有一些感觉愤慨的言语要说说,当然,也不知道是否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希望我们真的应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吧。
在第十八届(2021)蓝筹年会上,厦大教授赵燕菁称: 原来生孩子,是因为孩子和现金流直接相关,家里多一个孩子,就多挣一份工资。现在应该把生孩子与资本挂钩,生孩子与不生孩子的,社保、养老金都要不一样,不生孩子的,就没有保障房,不生孩子的人相较于生孩子的人,资本的份额就要下降。只有创造出这样的机制,让生孩子变成有意义的事,大家才更愿意生。
也可能是因为这篇言论,这位教授也真的是出名了,变得广为人知了,好多网友纷纷留言,纷纷参加讨论,有些网友称:以前多生要被开除,现在不生要被惩罚,笑死了,还有些网友笑着说:教授,果然厉害,连生孩子都与资本挂钩,简直了,更有一些网友说到:聪明人说蠢话的时候,大概率在做交易。有人碍于面子不好说,就指使他说~ 你细品,还有很多很多留言,感觉一颗石激起了一锅粥,沸腾不止。
国家这几年由于老龄化的问题,生育率的问题等等,确实改变了之前的执行了这么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说从原来的优生优育,只生一个,到现在的放开二胎,到三胎的决定,确实是基于多方面的研究分析,考虑,此一时,彼一时,应该说是具有积极的,正向的引导作用的,可像这位教授的这样的言论,把生孩子和金钱,和惩罚,和资本挂钩,除了满满的铜臭味,真的可能是有点言不由衷,曲高和寡了,让笔者觉得,该教授(当然也不知道他是哪个专业的教授)有点名不副实咯。

尤其让笔者感到愤慨的是,把原来多生是为了多一份工资,把现在的不生,要以养老金,保障房等金钱利益来予以惩罚,尤其可叹的是,居然把这些经济利益,这些金钱的机制,来称为这样的生孩子才有意义,然后大家才愿意多生。简直是滑天下之大齿,难道我们生育孩子,就是为了那点工资,难道社会繁衍的生育就只有那点保障房,养老金的意义么?简直是,唉,笔者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描述了,留给大家想想吧。

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解决洪涝最好的办法是疏通,引流,而不是靠堵,同样,生育的鼓励,居然要靠惩罚来做,你觉得靠这点所谓的养老金,所谓的保障房,哪怕再扩大点,现金扣除(当然,也要有的扣才行哦),就能让人多生了么,就能解决问题了么,或者哪怕解决那么一点点问题,笔者也认为完全没可能哦 。
屁股决定脑袋,但,作为教授真的不应该由屁股来决定了,你们是属于社会的现在的精英阶层,而且是属于那种引领社会,时代的文化,学识的精英阶层,所以,有些话,有些言论,真的应该多动动脑子,多想想影响。这个言论,作为普通的我们,平时开开玩笑啥的说说(当然,其实笔者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思路,想法的),自然无妨,可作为你们,真的应该有所考虑,有所顾虑哦

教育产业化,教育资本化,如果按照这个言论,要把生育,把生孩子也引向产业化,资本化,笔者已经不敢想象了,总之,有种不寒而栗的感受。至于鼓励生育,笔者之前也写过一篇“专家提议放开三胎,试问是你,会不会生”,里面有一些小的建议和想法,也算是对于鼓励,响应国家号召的一些有点意义(其实可能也没多大意义)的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