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翠園詞話

作者: 静翁 | 来源:发表于2020-08-24 15:37 被阅读0次

    反跌和對比。   

    情之哀樂,景之盛衰,跌宕頓挫。元好問《木蘭花慢》“只道江山如畫,爭教天地無情。”“想暮雨珠簾,秋香桂樹,指顧臺城。臺城,為誰西望,但衰弦,淒斷似平生。”

    用虛詞表現情感綰合情景。 

    虛詞的插入使客觀景物和事件之外有人有情,使詞意顯隱相宜,情景交融。元好問《木蘭花慢》“問對酒當歌,曹侯墓上,何用虛名。”“只道江山如畫,爭教天地無情。”

    起句健筆,有警拔之勢。 

    長調開端,可平平寫起,層層勾勒渲染,也可橫空而來,或極力繪景、或抒至情,健筆開端。如張炎《渡江雲》“山空天入海,倚樓望極,風急暮潮初。”蘇軾《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八聲甘州》“有情風,萬裏卷潮來,無情送潮歸。”易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翻轉騰挪。 

    長調章法婉轉曲折,虛實相間,當在過去與未來、此地與彼地、時間與空間、情與事、情與景、人與我、物與我之間變換,層層翻轉,搖曳生姿。

    層層遞進。 

    張炎《渡江雲》“常疑即見桃花面,甚近來,翻笑無書。書縱遠,如何夢也都無。”“疑見”而“未見”,“未見”而“無書”“無書”而“無夢”,一事三翻而盡,極寫至情。此法常以假設引發,層層掃除,層層否定,寫事思慮要連環推進。又如宋徽宗《燕山亭》“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直起法。 

    起筆直寫其事。碧山《長亭怨慢》“泛孤艇,東臯過遍。”

    細處曲折。 

    詞應寫細,寫細方能方寸之內出許多宛曲之意。碧山“水遠,怎知流水外,卻是亂山尤遠”,寫“遠”字細分為“水”“亂山”兩層。也算推進之法。

    詞質精美。 

    主旨既扣住一意,在此意上騰挪跳轉,其余精選好詞反復渲染便可。

    遺形取神。 

    碧山《天香》未曾見石,白石寫荷亦極少見荷,側筆入題,遺貌取神,此為藝術之真境。

    寫景忌堆砌。 

    詞不離景。詞寫景亦有線索應循,從遠近上下動靜各處安排,且穿梭於人事之間,互相生發渲染。

    詞中景物。 

    詞中景物常起三種作用:渲染、寄托、寫情。渲染如“歲晚來時,暗香亂,石橋南北”,寄托如稼軒“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寫情如“正岸柳,衰不堪攀,忍持贈故人,送秋形色”。

    詞重形象。 

    詞人思力,以人寫物,以物寫人,以物寫物。稼軒“看爽氣朝來三數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

    別後。 

    別後思心,可憶相聚,可憶相思。

    掃筆開端。 

    夢窗《霜花腴》,未寫遊湖,先掃登山。讀者初不知登山為虛,便得曲折之妙。也是空處落筆。

    情意起伏。 

    詞以抒情為旨,情意起伏是本,一切跌宕隨之而動。

    語氣詞。 

    詞散化才好,語氣舒暢自然。“雁過也”,“客途今倦矣”,“閱人多矣”。

    以情使力。 

    寫景須有夢蝶之心,真入其中,知其心事情態,才可以情使力,鮮活出之。如白石《徵招》“剡中山,重相見、依依故人情味。似怨不來遊,擁愁鬟十二。”

    鋪開 

    一點景物如何鋪開?何時何地何形何意何為,復思其前想其後,同其喜樂悲苦,復觀其同類異類以察其居處,復反問之,叮囑之,憐惜之,總而言之,知其前世今生,以遺形取神為最妙。

    拓開。 

    寫至窮處,拓開一筆,另開一境,復緩緩歸來。白石《長亭怨慢》。

    疏密。 

    詞之疏處幾句寫一景一物,婉轉曲折,唯恐未至佳處;密處一句一景一事一物,不多著一字。極婉轉多在疏處,如人舞獅,空曠處格外使力。白石《琵琶仙》“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千萬裏,藏鴉細柳,為玉樽,起舞回雪”,騰空舞獅子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冷翠園詞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yn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