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之礼--常春藤读书会共读第17期

中庸之礼--常春藤读书会共读第17期

作者: 不现若隐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08:28 被阅读0次

    这一部分的核心是“礼”。

    两个问题:

    1. 为什么儒家重视礼?

    2. 礼的价值是什么?

    王晓娟:第57页讲“礼仪的建立和履行,不仅有赖于圣贤的努力,而且还有赖于全体民众的参与“。当有全体民众参与时,礼所展现的道德就可以成为建立信赖社群的基础。

    郝晓东:这说明礼也是朝向社群的。

    任丽婵:构造一个社群需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规则。这个社群规则就是儒家所说的礼,或说习俗,或说制度之类的。那它如何构造这些规则呢?或许是因为这样一个假设: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达致圣人,或者说,圣人本身而言没有终极的实现者。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有一些圣贤努力达致这个社群,但这不够,还需要所有民众的参与。可普通民众离圣人的这种认识就更远,就需要让圣人去通过自身完美德行的显现与影响来形成一些习俗,制度,也就是礼,再将礼推至到社群,推至普通民众。

    这时,有书友问及礼与孝的关系。

    郝晓东:孝的表达是需要一些显现的,礼就对此列出一些规定。

    李宏:礼也好,孝也好,都是以社群意识为基础的,都是良知的外显,都是通过仪式性的东西来达到终极目标。所以,在我看来,社群意识也许是最高的悲悯......

    郝晓东:社群意识是什么?

    李宏:最高的悲悯......

    李宏老师重复了一遍,以为是没有听见,其实那不过是又一柄利刃。

    郝晓东:社群意识就是团队,就是社会,就是合作团结,因此不能仅仅停留于个体思维,而是与他人交流。

    李宏:我说的悲悯就是指向同类的。

    郝晓东: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角度。与外界与他人交往有多种含义,悲悯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不能把社群等同于悲悯。我们说,要有团队意识,但是肯定不能说要有悲悯意识,这样要求就太高了。

    李宏显然意识到了概念可能存在混淆,陷入沉思,没有继续往下说。

    郝晓东笑着说:我把你立论的基础作了一点质疑,导致你没有再继续下去,那只好我再接着了!

    我们表现孝,但是不能你说要去这样做他说那样去做,一定要进行规范,要有一定的仪式。在这个过程当中,礼就是孝的显现方式。但是如果一味的去顾及礼反而也会遮蔽孝,就是说,外在僵化的制度会遮蔽了孝原初的本心,所以,礼是要遵守的,有的时候也需要破礼,但是礼可破并不等于说不需要礼,只是说要对礼进行充实完善。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说是礼与孝的统一呢?

    内心与外在的统一。如果我们不愿意这样去做,但是为了礼的规定而去做,这就是分离的,礼就成为一种外在的形式。而有了孝的心,这时就内外合一,是为真正的孝,也是真正的礼,但有的时候有这个心,又达不到那个礼,这也算孝。

    一个团队为什么要重视礼仪呢?

    构建一个团队,仪式非常重要,而且这个仪式要有一个节点。十年搞一次,太长,一天搞一次,太多,都会就失去它的庄重性。所以我们如果要构建一个团队,就要把礼,仪式,纳入到我们的日常的构建概念当中。一个学校也好,一个班级也好,一个群体也好,就要把仪式放在重要的位置。

    根据杜维明的分析呢,我们能够概括出礼仪的价值和意义。他说礼有精神导向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这个仪式,我们要显现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即团体的本质所在。之前学校有一个读书社团在搞一个活动,做完之后老师们都不太满意。因为这是读书社团的仪式,却搞得像个音乐社团或舞蹈社团一样。你要通过仪式显现我们这个社团的共同体本质,那就应该让读书人显现出来。谁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就要让谁显现。这就是仪式的导向作用。如果我们只是唱歌舞蹈,那只是一种愉悦的调剂,不能成为仪式的重心。重心就应该与我们这个群体本质所符合。这是其一。

    其二,仪式的作用在于社群认同。

    什么是认同感?那说白了就是,愿景、使命、价值观。

    我们通过这样的仪式来确认,我们就是常春藤读书会。我们通过那样的仪式来确认,我们就是某所学校的人。我们通过一个祭祖仪式,就要去认同我们是中华民族。所以一个学校要特别注重仪式,而且要有节奏感。一个学期开学搞个仪式,结束搞个仪式,在特殊的节日,要有一个仪式,才能够加强团队成员的认同感。我们到了某些学校里面发现,人人有怨言,甚至人人都巴不得这学校快倒闭了吧,离心力特别强。很多时候我们校长或者领导就问有什么办法啊。办法肯定有,但问题是,任何办法都得放在系统当中才能产生作用。读书会挺好,可以汇聚”尺码相同的人”,但是单纯搞个读书会是无济于事的。我们思考问题必须要放在系统当中,仪式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样去看待问题的时候整个思维是非常强大的。

    第三呢,建立信任。其实还应该有第四点,传承文化。

    所以当我们去这样去阐述仪式时,比如有这个领导来我们学校调研,发现学校有升旗仪式啦,班级仪式啦,我们最后不单只呈现仪式活动,而且阐述了仪式背后对孩子们精神导向的作用,文化认同的作用,彼此信任的作用,传承文化的作用,这样一说,学校的文化就显得丰厚了,就不一样了。我们说要搞个仪式,不是要搞得莺歌燕舞,而是要去显现团体所凝聚的本质,这是极其重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之礼--常春藤读书会共读第17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cb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