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是自由表达的通道——创作者自由创作,参与者自由参与,核心就在“自由”两个字。“自由”是美好的字眼,每个人都想往。但在自媒体世界里,“自由”意味着公平、竞争和压力。笔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自媒体创作大军中的一员,在过去八个多月当中,自由辗转于几大头部创作平台,思考并得出了自媒体创作之“重要”与“不重要”的问题,聊作分享,以资讨论。
网图,侵删一、写起来“重要”,写什么“不重要”
自媒体平台犹如自由开放市场,有卖方,有买方,有看客。自媒体创作者是卖方,所创作的内容有没有价值,能不能获得认可,可不可以获得变现,完全由买方决定。很多初入自媒体行业的创作者有过彷徨的经历,彷徨的原因在于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受众喜欢什么,思来想去,迟迟动不了手。其实,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创作以后,就不难发现,自媒体市场是真大、真自由,大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平台呈现不出来的”,自由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什么的都有”。这就应了那句老话——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从这一特点出发,作为自媒体创作人员,站在卖方的角度,写起来才“重要”,只想不写,永远不知道谁会买你的账;写的多了,自然就能发现自己最擅长什么,卖方最喜欢自己哪一方面的输出,“写什么”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网图,侵删二、输出“重要”,自嗨“不重要”
作为自媒体创作者,创作的内容是给市场中的买方和看客看的,东西好,有价值,自然有人买账、买单;东西不好,没有价值,“拉人头”也没人买账,或者熟人照顾情面“买一次账,再难买第二次帐”。这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创作者所创作的内容,一定是站在受众的角度来思考、加工和呈现的。也就是说,创作者所输出的内容,一定是受众感兴趣的,能给受众带来帮助的,可以给受众形成启发或者引起情感共鸣的。内容可以是热点时事,可以是家长里短,可以是实用技巧,可以是个人感悟,也可以是纯艺术的展示……只要让看到的人觉得有用、有价值、有启发、有思考……都可以成为“好东西”。反之,一味地“自说自话”,哪怕“自嗨到爆”,在别人眼中也不过“看一场猴戏”——看客多,买家少。
网图,侵删三、价值“重要”,套路“不重要”
自媒体创作有没有套路?答案是肯定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开课培训,鼓吹月入多少多少。要相信套路,但不能迷信套路。套路是技巧,是技术,是技艺,不一定每个平台都适用。那什么最重要,毫无疑问,是“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不需要套路,走到哪儿都受欢迎;没价值的东西,套路再好,也只能管一时,管不了太久。这就好比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低手比招式,高手拼内功,低手与高手过招,招式再多也打不过。自媒体平台上有很多高手,甚至有很多专职作家,仔细研究这些人的好作品,不难发现,所谓的套路只是表现形式而已,关键在于他们输出的内容确实有价值,有“信息增量”,能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启发和思考。这样说,大概会有人不认可,但事实在于,很多自媒体作品毫无套路可言,甚至从作品本身来说,表现得很粗糙,但是受众就是买账。原因在哪儿?就在于抓住了受众的心理和现实需求,不需要包装,自然呈现就是好东西。比如,之前笔者看到的关于描写县城生活的一篇文章,挺火爆,但说实话,表现形式没见到有啥套路,就是实话实说。
网图,侵删四、坚持“重要”,爱好“不重要”
本质上看,参与自媒体创作的这一拨人当中,真正的“纯玩”选手寥寥无几。除开团队运作和专职人员,大多数都是兼职创作者,都抱着“玩一玩,顺带赚点副业”的想法而来的。自媒体的“自由”,其实是相对概念,其现实情况并不自由,甚至说很不自由。何以见得?创作的产品由受众说了算,从创作,到包装,到推送,到销售,所有的环节都得自己操心。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市场环境中,作品再优秀,也架不住“泛娱乐化”消费心态下的“热度迅速下滑”规律。况且,全网以亿计的创作人员,每天产生海量的产品,行动稍慢就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所以,纵观所有成功的自媒体创作者,无不是“天天都有新产品、时时都有新动向”,时刻活跃在受众的眼皮子底下。这说明什么问题?至少说明他们随时都在输出,随时都在维护自身的热度。掰个脚指头都能想得明白,这得耗费多少时间呀?能自由得了吗?不自由,加上创作本身的辛苦程度,长时间去做,恐怕仅凭爱好是支撑不了的。所以,在自媒体“红海”中,坚持最重要,坚持下来的都是当之无愧的“勇士”。在惨烈的竞争当中,胜者才可称王,倒下的都是过客。至于爱好,屁都不算!
最后想表达的是,一入自媒体深似海,各位同行们且行且珍惜、加油往前冲,在这个市场当中,都站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