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如果项羽不自刎

如果项羽不自刎

作者: 逆风1 | 来源:发表于2017-09-14 13:09 被阅读84次
    如果项羽不自刎

    文/逆风1

    宋朝婉约派诗人李清照的一首诗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用了不肯两个字,是认为项羽可以过江东逃走的,这也是司马迁《史记》里的观点,这应该是真实性蛮大的,因为司马迁不可能故意把项羽塑造成一个英雄的,毕竟,项羽是本朝高祖皇帝的敌人。

    这么说,项羽真的自己不逃了。

    如果他当时过江了呢?譬如说自杀时看了一眼躺在旁边的虞姬,转念一想,此仇不报非君子。或许就不死了,那历史会改变多少呢。

    首先救了韩信一命,因为项羽的存在,刘邦需要用到韩信,只要项羽的势力一直对刘邦构成威胁,韩信就不会遭到兔死狗烹。

    最大的改变自然是项羽了,他如能像勾践那样东山再起也罢了,不过无论成败,他在历史上的英雄排名是远不如现在的。

    历史历来有一个传统,后人是喜欢悲剧英雄的,刺秦王的荆轲,项羽,关羽,等等,我想项羽即使逃到江东,也是苟延残喘而已,因为在形势对他非常有利的时候,他都对付不了刘邦,这时候,能帮他的人都走光了。还能有什么东西能成为杀手锏呢?

    项羽的性格弱点是很明显的,他对没有吃饱饭的路人会伸出同情的手,尽力地资助人家,但对于为他冲锋陷阵做出贡献的有功将士,却是很吝啬的。

    韩信形容项羽把该奖给将士的捏在手心舍不得放手,连印章的棱角都摸平了还不肯盖章。在鸿门宴上,刘邦是抓住了项羽的“妇人之仁”这个弱点,并巧妙地利用了项羽的这个弱点,达到了转危为安的逃生目的。

    命运给与一个人好的机会是不多的。这次是这位西楚霸王的最后一次机会。就在举起青铜酒尊的犹豫中流逝了。对待敌人仁慈就是对待自己残酷。那时候可能还没有这句话吧,所以项羽不知道。

    项羽其实是很重感情的,他还有很深的家乡情节,也正是这种情怀,让他面临生死选择时,说出我愧对江东父老这句话,是他的重感情注定了他最后的悲剧结局啊。

    项羽率军攻破咸阳之后,看到秦朝宫室被大火烧得残破不堪,就想念起家乡来,说道,富贵不回故乡,就是锦衣夜行,有谁能知道呢?从他的话里感到,他还是一个很可爱的浪漫的人。可是在残酷的战争中,这些都是弱点啊。

    项羽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就是有些小孩脾气,听不得别人的建议,以至于赶走了好多对他忠心耿耿的人才。韩信就是其一。而刘邦一遇到韩信,他就把军权交给韩信指挥,好像对他完全信任的样子。是他对人特别真诚吗?表面看,好像是的。

    在项羽自刎而死的当日,军队尚未回师,就是还在战场上呢,刘邦就亲自骑马飞驰入军中,从韩信手中收回来兵权。原来刘邦并不是信任韩信,他只是在赌,因为他不得不赌,没有韩信,他自己对付不了项羽,他一直都是乖乖挨扁的份。

    现在他把希望押在赌局上,他押中了,赢了一把最大的,这一赢,把以前所有的失败都赚回来还有多,韩信替他完全消灭了项羽的全部势力。一旦最大的危险消除了,他就不需要再冒风险了。便毫不客气地收回兵权。才有了后来韩信死的时候所说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话,为我们的语文课增加了一句成语。

    项羽确实是自刎了,历史没有假设,只有血淋淋的事实。自刎了也好,国家统一了。

    但后来的人们还是用说书,用戏剧记念这次战争,纪念起项羽的自刎,记念项羽和虞姬的死别。其实也不是记念这些,甚至也不是记念项羽这个人。人们记念的是他那句愧对江东父老的喊声,是那种宁死也不肯屈服的,绝不苟延残喘的气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项羽不自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cd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