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日 德利尔在1792年4月25日创作了日后被当做法国国歌的《马赛曲》,这位被茨威格称作一夜天才的上尉,在这之前没有动人的诗篇,在这之后也没有值得赞颂的作品。这一夜对于他来说,更像是一场梦,在他其后的几十年也没有为之有多大的感慨。
偶尔被天使垂青的一瞬间是很难得的,比中彩票还要小概率,毕竟后者是一个可以计算的概率事件,而前者更像是打了个喷嚏,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来了不一定喷得出来,打完就爽了那一秒钟。德利尔的创作既不算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也难以归类为开窍的起始,一开场就爬了个珠穆朗玛,然后就宣布金盆洗手了。
茨威格在描述上尉在创作这首神曲的时候,显示了其强大的语言功力。用了极为细腻的描述手法,将他的心理活动,情感状态做了完美的呈现。
此时此刻喷薄而出的一切情感,在街上、酒宴上听到的一切言辞,对暴君的憎恨,为乡土的忧惧,胜利的信心,对自由的热爱,一切、一切,骤然汇合在一起。
旋律越来越顺从那敲击的节拍,欢呼的节拍,那整个民族心脏跳动的节拍。
李敖在说到《北京法源寺》的创作时坦言,在写这本书之前,他根本就没去过法源寺,如何能写出来呢?这就是小说家的工作呀!茨威格无疑是个写作高手了,无论多么如何的描写,都是不为过的,毕竟这是日后被称为国歌的神曲。在创作的当下,即便不如真龙出世一般,雷鸣交加,金光乍现,那也得是惊涛骇浪,天有异象。非常符合它在戏剧里面应该有的那种表现手法。
让我们回到事情本身来看,在创作完这部惊世之作之后:
听众似乎友好地鼓了掌,很可能这是出于礼貌对在座的作者不可缺少的恭维。
茨威格解释道,这是由于这是一首激烈的歌曲,“只有激情才能赋予它鼓舞人心的力量”。之后虽然有市长和军事当局的强烈,但
莱茵军的将军们谁都不想在部队行军时真的吹奏这支歌或让士兵唱这首歌。
这是一首从头就失败的歌曲!即便让它翻红的桥段也显得太过戏剧性,一位喝了酒的学生在一个聚会上突然唱起这首歌,被与会人员激烈响应,以至在第二天,“成千上万人都唱这支歌”,之后经过马赛营的“露天表演”,军事部长的大力推广,终于使得这首歌无人不知。与其说这是一首经典的最终认可,倒不如说是流感的瞬间爆发。很难将其和一般的经典联系起来,所谓经典是通过千万人的咀嚼,还能给后人带来新鲜感的作品。《马赛曲》从这个意义来说,称不上传统的伟大作品。
《马赛曲》的伟光正是借助于那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夜晚,给了一群特定的人已单一的信念。正如作者自己在它流行很久之后才意识到一样,它的本身,也许没有值得特别赞耀的因素。不过没关系,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歌曲何尝不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