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春节炮竹的爆裂声没听够、烟花的四溅火光没看够,才会选择让人耳朵炸裂、眼睛炸裂、头脑炸裂的《红海行动》。
当高度近视的我手托眼镜希望将屏幕上每一个细节都尽收眼底时,映入眼帘的居然是呈直线喷射状的冒血喉管和皮开肉绽的残肢断臂,顿时整个人瘫软在座椅上。当我哆哆嗦嗦转身希望从同伴处得到安慰时,竟发现她居然在哭。
What?这样的电影还能哭,请问泪点在哪?分分钟都是爆点好嘛。正当我挺直腰杆准备好好嘲笑她一番时,突然想起了她的另一身份——军嫂。
认识另一个军嫂,印象中,在我们相邻而居的将近三年时间里,她身为军人的老公只出现过一次。
周末,左邻右舍总是喜欢相约一起带着孩子去附近的公园玩,同行的人当中有一位六七十岁左右年纪的大爷,特别喜欢聊历史,尤其是近代战争史。也怪南京处处是遗址,烈士陵园尤其多。当他指着一块墓碑动情地为我们描述渡江战役的惨烈时,我听到作为军人家属的她呼吸猛地加重了许多。
大爷说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哭声震天、惨不忍睹的时候,她就像一只身处其中的兔子四处逃窜,匆匆交代一声帮忙看一下孩子,就一个人不知溜到哪里去了。
记得小区附近刚修防空洞那会,有一次我们一起看小孩,我开玩笑地问她是不是要打仗?谁知她一本正经、颇为严肃地花了足足半个小时的时间为我详细解读了一下稳定的国际局势与防空洞的综合功能。其实,我知道,那些话不止是说给我的,也是说给她自己的。
相信世界上没有人比军人家属更渴望世界和平的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和平年代的局部战争离我们很远,或许仅仅意味着捐点工资,扯面旗帜以示支持,可对于军人家属来说那是真真正正的生死较量。血肉横飞在我们看来只是一个形容词,可是却可能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他们的亲人身上。
有一个研究雷达的不知什么兵种的同学。我们同一个小学、同一个初中,同一个班级,一起度过了整整九年。九年的时间,倒是没发现他在物理、数学这些科目上有什么优势,反而觉得他文科很好。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言文都能倒背如流,连下面的解释都难逃被历数的命运。
谁知生活在平原地区连蝙蝠都不曾见过一只的他竟喜欢琢磨雷达,还因为高考成绩优异被提前批的陆军指挥学校雷达专业录取。实现梦想的他当时让我们羡慕不已。可多年后,再碰到他的父母时,两位老人家却异口同声地后悔当初同意他的选择。
仰慕军人的人很多,可愿意把自己的亲人、爱人变成军人的并不太多。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亲人以身涉险,更没有人愿意用血肉模糊描绘自己的亲人。在我们感叹世界和平、大国崛起的同时不能忘了千千万万军人的默默守护,更不能忘了背后军人家属日日的忐忑惶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