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小姐有时候问,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并不清楚,人是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读过很多心理学的书,最喜欢的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冒险小说读。书里都没有跟我很像的人,由此觉得自己特别。但让读书也更像是无用功。上一次工作结尾时,面试,周围气氛紧张,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翻到熟悉的内容,像回到熟悉的山落,顿时平静下来。
这让自己多少有些欣慰。
出门大多都带着纸巾和书,纸巾是得鼻炎时候养成的习惯,书是唯一确定的东西,尤其是到陌生的地方,熟悉的段落就是一个熟悉的客栈。
但这些都只是习惯,并不能说明我的全貌。也花了很多时间想规划自己的人生,想真正了解自己。
但到现在为止,只觉得人生无法规划,也没法了解自己。我猜不会有人有心思想了解我,不然也怪可怜的。
每年夏天快结束的时候,都会觉得遗憾。喜欢夏天,当夏天结束的时候,感觉一年中最好的时间都已经过去了。余下的时间里,只是重复,在严寒里想念着。每年都收到一次礼物,在春末的时候。
夏天是最活跃的季节,好像上辈子是棵冬虫夏草,终于可以在夏日骄阳里活蹦乱跳。关于小半生的大部分记忆都定格在夏天,带着温度的小河,阳光透过被风摇曳的桦树林,斑驳陆离地落到手上,细碎的带着温度的阳光。
女孩们飞扬的群裾,以及拉着她们的手跳过水洼的男孩。晴空时常如洗。高高的云朵被风吹散时,也不会想到古时总是用他们比喻离去的人。人如风后入江云。看着就悲凉。
在夏天听很多日本音乐。雙木以前总是听那首《风居住的街道》,他跟我聊天,往往是把想说的说了以后,就拿我的手机和耳机自顾自地听那首曲子,我怀疑他写的诗都是抄了这首旋律的韵。
夏天激荡,旋律平缓,人像是躺在溪流中的舟。借此抚平内心的焦躁和不安。
喜欢没有暮霭的城市景象,这是冬天以及百年前的人未曾见过的,尽管人性寡淡,人人客气而疏远,陌生却让头顶的暖阳愈显慈蔼。很少时候,极目望去,看到重重叠叠的玻璃建筑物反射着日光,像是一丛暴露在泥土中的矿石。
夏天有很多代表作,自然和人类,保持着统一的节奏,创造出许多不重要却能让生活更美妙的事物来。夏天的盆栽不容易死,夏天的音乐有夏天的明媚,仔细,听得出来是用手指拨动大提琴弦的声音。
今年夏天最大的事情,是毕业。星育升本离开的时候说,可能就像你说的,我是个慢了几拍的人。他真的很慢。聊天的时候为他分析历程,大体是别人在学习的时候他玩游戏、别人谈恋爱的时候他看动漫、别人准备走向社会的时候他学习、别人开始工作的时候,他又要去上大学了,并准备在新学校尝试开始自己的初恋。这一年他23岁。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步骤,他并没有掉队,想了很久,这种自定义的人生也无可指摘。我发给他一段在书里看到的话:
伊曼纽尔·康德是有着极为井然有序生活习惯的人,天天准时从哥尼斯堡一条街默默步行到另一条街。他人生最后一句话是“此即足矣(Es ist gat)”。
这样的人生也是有的。
也因为毕业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带阳台的房子。有房东留下的两座沙发,挂上壁画,推开活板窗,猛烈的风灌进来。
自己做饭,发现并不喜欢很多味道,做的菜极清淡。厨房背面也是一个阳台,对面一座警官学校,口号声到晚上十点才停下来。
开始一个人的生活。有人说我很适合一个人生活。
想起一个人来。曾以为会一起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34845/d43ada8328f4979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