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想法,就得到行动;种下行动,就得到习惯;种下习惯,就得到人格;种下人格,就得到命运。”——佚名
我不知道以上这段话是谁说的,但我听过之后就一直牢牢记着。这段话的意思是,一旦有一个想法在你心中酝酿,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造成深远的影响。
阿诺•培顿在他的著作《拥有一切》中说,一个普通人脑子里每天都有大约五万五千个想法,其中大多数是旧有的想法。许多想法从小时候起,就一直存在我们脑子里。你的脑袋就像一台可以永远录音的录音机,不断重复播放相同的想法。想法是信念的主要成分。如果想法是颗种子,把它种下,你得到的果实就是信念。过去的创伤并不会随时间逝去。每个自我局限的信念,都来自过去的创伤。我们每个人都像做出科学怪人的弗兰肯斯坦博士一样,创造出一些怪物班的想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造成大大小小的灾难。你对自己和这世界的限制性信念都不是真的,让你觉得自己很渺小或差劲的想法也对你没有任何帮助。然而有许多人仍有这样的信念,不知道它们的来源,也不知道它们应该只是过客,不应在他们脑中长驻。找出这些信念在我们心中驻足的所在,将会很有帮助。
“过去的事虽然已被我们抛在身后,却如同魅影一般,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克里斯多福•孟
在进入一段新的亲密关系时,我们会把过去的旧痛、旧伤也一并带去。小时候我们会把没治愈的创伤埋在心底,以免感到痛苦。为什么呢?除了不想感到痛苦,还有一个原因——幼时的创伤有时难以承受,如果不把它除去,我们会觉得自己好像要死掉了。我们都经历过令人心碎的痛,而如果不处理它,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于是,我们在心里开辟出一个储藏室——也就是潜意识,并把所有压抑的痛苦都丢进去锁起来,然后忘记有过这回事。潜意识和储藏室很像,都是用来收纳我们不想要却又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东西的;但不同的地方是,潜意识可以无限地扩张,容纳愈来愈多的不愉快,让我们不用去面对痛苦。
利用潜意识无限扩张的想法封闭痛苦的这个想法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是,小时候为了避免伤痛,我们必须收起对伤痛来源的情感,与其保持距离,而情感创伤一直阻挠在我们前面。二是,如果之前谈到的,痛苦的经验往往会让我们产生对自己和世界的一些限制性信念。单一的痛苦事件只是种子,但之后类似的经验,便会让自我局限的信念茁壮成长。过去的创伤如果没有愈合,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想法;但如果我们用健康的方式把伤痛处理好,我们的信念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都依据对自己的想法而活。如果你真心相信自己是个成功的人,那么你的失败也会帮助你迈向成功之路;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个失败者,那么再大的成功在你的眼中看来也像是失败。所有源自未愈伤口的信念都是自我局限的。既然我们自己的信念与过去的创伤密不可分,而过去的事早已记不清,更不可能改变,那我们要如何才能挣脱束缚呢?这也就是为什么亲密关系是无价之宝了。亲密关系让我们有机会重新面对并治好旧伤,从而改变衍生自伤痛的错误想法。
“如果离开家的时候,你并不感到平静,那么你其实并没有离开。”——克里斯多福•孟
在亲密关系中一些场景似曾相识。只有在彼此熟悉之后,才会发现对方身上不怎么吸引人的一面。但是在亲密关系中都蕴含着重新应对一些场景的方式的机会,要看当事人能不能好好把握。谁说过去的事就不能挽回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