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更替,岁月轮回。转眼自己到了当年岳父岳母的年龄,已近古稀了。
记得第一次见到两位老人,是在和他们的女儿确定恋爱关系不久。
当时去他们家里拜访,实际上是看望双方家长请他们最终定夺。
岳父是典型的湖北人,瘦而高挑的个子,饱经风霜的面颊,一双洞察秋豪的眼睛,似乎能看穿一个人的心灵。
老人家是患有疾病的,原来身体健康精神矍铄。
因那个特殊年代,成了运动对象,身心受到打击,突患脑梗,治疗不及时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岳母也是高高身材,身板硬朗,每天忙里忙外操持着家务。
这一家是典型的湖北之家,操着浓重的湖北口音,如果他们家里人自己对话,我几乎听不懂,真像个局外人。
我和我那一位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记得当时第一次见面,即在她家附近的卫校门口。
当时天近傍晚,当着介绍人只是见见面,简单问了几句就分手了,没有什么多深的印象。
过了几天,听媒人说对方对我印象还行,如果我没意见,再见见面互相了解一下。
我同意接触一下了解了解。但为难的是第一印象不深,就又委托介绍人出面到约会地点,这才认识了。
那时人们约会不像现在,年轻人比较开放,尤其是和陌生人处对象,很不好意思。
记得在单位上班时,我一位好友邀请我陪他去相对相,结果女孩走后,他问我咋样,我说我没好意思看人家,没啥印象。
那位朋友好满怨我一通,说叫你来参谋参谋的,你倒好,你吓的都不敢看人家,你说你来干啥呢!
经了解,女朋友家共八口人,她爸、她妈他们三口,她哥、嫂,一个侄子、还有两个侄女。
她嫂子和她都在纱厂上班,家里有老有小,为照顾家里,她姑嫂二人上下班时间,就有意识调开,保证家里有人。
她哥哥在鲁山军工厂,常年只身在外地,早先在大东北很少回来,调到鲁山后方便了许多,她嫂子每年都带几个孩子去厂里探望团骤。
两位老人都已退休,老爷子原在大桥局工作,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建设铁路桥梁,退休时留在了本市。
老太太一直跟随老爷子碾转南北,没有正式工作,只在街办工厂打些零工。
湖北人爱吃大米,老太太有着一手,做湖北家常饭菜的拿手好活,尤其是制作的大骨头汤,完全浓缩了湖北鲜汤的特质。
使用的是上好猪大腿骨,砸断后用清水浸泡,去血水后洗净放大砂锅内炖汤,汤内调料只放生姜。
那个时侯没有天燃气,使用的是煤球或峰窝煤,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炖。
待骨头炖的差不过的时候,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莲藕烧开,继续用文火慢炖,莲藕以红莲为宜。
约再炖一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这时的汤浓而不腻,肉离骨而不柴,莲藕棉而软糥,味甘而营养。
据说她大嫂刚进这个家门时,还不习惯享用,后来便习以为常,过一段时间就要炖上一锅解谗。
岳父岳母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老思想。三个晚辈,男孩老大是家里的宝贝,饮食好的都仅着他且不说,小时候即是自己踫着摔倒,都是别人代其受过,为此,我那一口就没有少挨打。
我那一口并不是他们亲生的,在很小就被抱养过来,所以她对亲生母的情况一概不知。
她的哥哥是老爷子的亲生骨肉。养母嫁过来后,终身未育,据说抱养她是为了以后养老。
不生育不知育儿情。也许如此,他们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多的是吵、骂、打,而且下手很重,所以我那位的心里永远都有个结,不能释怀。
家里对她要求很严,即使在我们恋爱期间,每天晚上10点前也必须回到家里。因此至到结婚前,我们都没敢越雷池半步。
直到我们有了孩子,他们在这方面表露的特别谨慎,在他们看来外孙是人家的人,不能乱吵。
记得当时儿子出生后,我去岳父家报喜,早晨老人正在穿衣服,听说顺生又是个男孩。
老人竞激动的衣服也穿不上了,嘴里喃喃地说今后荣荣可不受苦了,重男轻女思想可见一斑。
自有了孩子,几乎每周都要去岳父母家一次,改善生活吃鱼喝大骨头汤。
记得当时介绍人曾说过,这家是湖北人,都说天上有九头鸟,地下有湖北佬,意思是能去这样的人家吃饭不容易。
而我们也始终孝敬老人,视为亲生父母。尤其在老岳父病重住院期间,因大舅哥在外地,我们就经常在病床前护理,
一直到老人在医院去世,都是我们给老擦洗,穿上寿衣送终。
但最大的遗撼是几年后,原本身体健塑的老岳母,因病在医院捡查中,因仪器突然停电而溘然离世,留下了永远的痛。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岳父岳母虽然已去世多年,我们都没有忘记两位老人对我那一口的养育之恩,每逢有关节日,我们都焚香纪奠,祈祷他们在天之灵,护佑我们健康平安!
(齐帆齐商学院2022年度写作营)
文:君子悠悠
图: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