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人,两兄弟

作者: 宝一外写作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8-29 20:33 被阅读0次

    坚持日更挑战有好几天了,最近没什么灵感,那就聊一聊历史和同学。

    在广东,有句俗话说得好:一世人,两兄弟

    宝一外,几日前就公布了初三这一届分班的结果了。校领导说是平行分班,使我们学生更能认清自己的成绩如何、在年级排名的高低。这分班的初衷是好的,但心中始终觉得意难平 ,要好的朋友、熟悉的老师全然无了,这便是“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吧。

    分班了,起码还能再见面,再一起走路,上、放学。恨放暑假前的最后一天,没有好好的道别,那天考完试了,格外地轻松的回了家。也在后悔,如果当时走走停停的话,这短短的路也能有些距离了。

    想了想,人生不称意事多的去了,与其追忆着似水流年不如放眼当下,做些有意义的事儿。拿起他送的《全球通史(下)》读,在简书上写下流水账似的文字。

    这本书是学校要求读的,领导班子就小科布置的作业这件事终究没那么上心,经常罔顾了推荐书目的书的内容与价格。

    我热爱历史,正确的历史,但历史从来没有对错之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决策必定是利己的,某一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一念之间既能是无上光荣的英雄也能是十恶不赦的罪人。可我不能接受非正义的历史,在学校推荐的一本书中我竟能看到这么一段话,大意是:我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仅仅是对清政府当局拒绝谈判的小小惩罚而已。这轻浮的洗白式的书居然能出版?但《剑桥中国晚清史》正是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我难以看完《剑桥中国史》这一系列的书,源于意识形态的不同。

    时代一直在变幻,因为人类的历史即是生产力的发展。

    一个风云数百年的独领风骚的国家的垄断的时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号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西方的近代,是一书黑暗的历史。贩卖黑奴的交易沾染了多少鲜血?在全世界殖民的狂潮又压迫了多少淳朴的、沦为帝国主义献祭品的人民?可现在有的蝇营狗苟还是诋毁着中华文化,吹捧着西方的血淋淋的文化。

    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我认为儒家文化与近代以来我们所受的深重苦难没有直接的联系,应当把作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儒学,同时作为优秀的中华思想文化区别开来。我们一直依偎它、吮吸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却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外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但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啊,也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在放飞青春梦想中生动实践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国家必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世人,两兄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jk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