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自荐不易,得有勇气和能力;自荐之后,做事更不易,得有毅力和方法。
这些天真的让自己歇不下来,恨不得将自己分成几个,一个用来上课,一个用来做自己的事,一个用来整理图书馆还不够,得再分成几个,一个翻书分类,一个归类,一个登记在册,另一个再来检查是否有失误。还得有一个用来休息,这样才不会累。
可是我只有一个,所以才会有抓一漏万的情况出现。想做事难,想好好做成一件事更难,更何况是几件一起做,更是难上加难。
中午统计续签意愿,我下午五点才看到,晚得有点离谱;明天开学典礼,表彰学生名单群里说八点二十前交,我从图书馆离开,回宿舍做了吃的,然后拿出时间才看见,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
对于这些,是我自己错过了时间,不能埋怨任何人,包括我自己。自己的错,自己承担,除了时间和生命,我想是没有什么当真的降临时,我们会承受不起。
梦想存心里,目光得凝视当下,年轻容易浮夸,有沉淀不足的硬伤,但也有充足的精力和勇于任事的魄力,既如此那就干吧,不怕!
忙也许是真的忙,有没有自身原因呢?我想是有的,我自己没有规划好,上周五就知道自己将上任,周六周日没有先做准备,周一周二也不知道自己改干嘛,只是在那头痛该如何入手。等到昨天检查下来了,任务就一下子压下来了,昨天和今天,起码整理分类了两千本书,但还远远不够,他们说大概有七八千册书,我估量着肯定不止,至少万册往上走。
第一步简单分类,至少得一周,但上面说下周就来检查,今天都没上课,一直带着学生分类,还是忙不过来。和校长提了建议,让各班都下来拿一两百本去充实各班的图书角。
上学期每个班都已经拿走了一百本,加一起就是三千册,但图书馆还是装不下,地上的书才分去三分之二,也才整理出两千来册。架上和柜子里的更多,不会少于七千册,再加上各班的,以及每层楼图书架上的,学校图书至少一万三千册往上走。但我知道实际数目没有这么多,班上图书都是随着时间越来越少的,保守估计,至少少了一千册,这不是真的遗失,而是在学生手里,但可能并不能再回来了。
我并不为此可惜,也许很多人觉得这是漏洞,但我想说这漏洞好,这些书本来就是内地很多小朋友捐给山区学生的,这边分给里学校,学校又分给各班,班里学生又拿了去。兜兜转转,还是去到了最初要去的地方。有何惋惜和指责的?懒得可以,疏漏得有价值了,唯一的烂摊子,只是交到了我手中,而今检查迫近,上面给了压力,本周必须整理完,我也只能接着行之前“昏招”,继续败学校图书室的“家产”。
开放总比形式要好,分给各班总比堆图书室无人问津要好。我也只能丟包袱,才能在下周的检查来临之前,把部分图书真正的按标准分类好,而不是像之前的那样,随意贴上标签,应付了事。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在去年八月我初来时,就提议图书要按正规标准分类,当时的管理员和临时调去帮忙的人没有同意我的提议,嫌它麻烦,如今整整半年过去了,最终这麻烦切切实实落我身上了。
这能怪谁?谁让我毛遂自荐,愿意做这个傻子呢?先苦后甜,毕竟管理图书室,学校给我减了六节课,现在一周二十二节,和上学期一样,但多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为什么我要接手图书室的管理,除了想利用图书室,给学生提供便利,还为了挽救将被“烧毁”的残本旧书。我心疼几十年前的泛黄书籍毁于一旦,心疼虽然破烂,但却是捐赠人一片心意的书籍得不到应有的价值。
从这方面来说,我是这些将被摧毁的残本旧书的伯乐。为了把这些注定要淘汰的老书全筛选出来,我也愿意花上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来整理归类这批图书。虽然残本旧书比重并不多,但怎么也有几百本,我愿意要它们,愿意给它们安一个家。
三周前,我在回新疆的途中,路过南京,停留了三天,最后一天,去了南京的一家旧书店,花了两三百,买了十六本旧书。这里面有85年人民出版社的三册《红楼梦》,以及7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藏书》、《焚书》系列七册书,对我来说,虽然提着它们行了几千公里,花了几百,但真的很值。
如今,我能不花一分钱,就能拯救一批旧书,不管是留给学校,还是自己收藏,这些日子的忙碌,和接下来将要面临的忙碌都变得很值了。
我在图书室能做什么?除了整理图书,除了被动等师生来借阅,我还能做什么?
我想最大价值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大价值发挥图书室的作用。要怎么做呢?我想为图书做一件善事,发动学生给破旧图书装个书皮,保护它们少受破损,也改变它们的形象,还能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种下爱护书籍的种子。
我还想办几场活动,一个是评选阅读之星,给予表彰,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阅读的典范;一个是写作比赛,表彰写作好的学生,如果可能,我还想帮他们集结出版,当然这肯定是自费,记念价值多过文学价值,所以肯定是亏本的事。
还有一个,就是在活动中,发现人才,然后集中培养,我愿意用我自己并不出色的一点能力,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尽量把他们往文学之路上引。
这样想来,顿时这点忙就不算什么了,若能做成一两件事,真是善莫大焉,期待着,如今也算是在行动中了,那就继续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