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从《读者》上看到一句话:
“拖拉机式努力。——别人想干啥,像迈巴赫一样噌的一下就冲出去了;我准备干点啥,像拖拉机一样,手动摇半天,声音又大,还容易哑火。”
这句话风趣幽默、形象具体,也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小时候,邻居家就是开大拖拉机的。每次发动机起动,都让人揪心。邻居哥哥手拿一根摇棒插进发动机,甩开膀子不停地摇啊摇。“突突突”,机器嘶鸣,飞轮飞转,烟筒喷烟。突然,“突突”声停了,好像一口气没上来哑火了。哥哥拎桶水,倒进发动机。继续用力摇动摇棒,反反复复,如此几次,拖拉机总算“突突突”地开走了。我那颗伴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心也平安落了地。
邻居哥哥开着大拖拉机回来时,小伙伴们在拖拉机上跳上跳下,这台拖拉机成了我们捉迷藏时的藏身之所。我们猫着腰、屏住呼吸躲在挂车里,看着寻找的小伙伴到处张望。有时,我们在拖拉机上打牌,好像玩过24点,还玩过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伙伴们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欢笑声。
“哈哈哈”,小伙伴清脆的欢笑声还在我的耳畔回响。只是,不知从何时起,拖拉机不知去向,儿时的伙伴也天各一方。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优胜劣汰,是历史的必然。拖拉机和记忆中的老黄牛一样,退出了打麦场,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小学课本里出现过“日新月异”这个词。听到老师对这个词的讲解很惊叹,变化会有这么快吗?没想到,三十年后的今天是一个分秒必争的时代。“日新月异”都显得慢了,一切按“秒”计。“秒杀”“快递”“半小时必达”……我们对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没有耐心。只有努力奔跑,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昨晚去开家长会,数学老师用ipad连接班级电脑,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讲课内容。遂想起我们上学时,只有黑板、粉笔。而现在,不仅有了电脑、投影仪,还有了ipad。老师手里拿着pad,不需要看幕布、黑板,只需面对我们,手中不时点一点,好酷。
在ipad、电子产品的使用上,我就落伍了。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我想,此刻锈迹斑斑的拖拉机,一定躲在阴暗的角落,忆往事,叹今生!
是啊,拖拉机都被淘汰了,还允许拖拉机式的努力存在吗?
有一个“72小时法则”,是说灾难发生时,最佳的救援时间是72小时以内。同样,你决定做一件事情,如果72小时内没有做,那么之后再去做这件事的机率,几乎等于0!
忽然有了灵感,却不能马上行动,灵感转瞬即逝。等你再想找回灵感时,它却像天空中飘散的雪花,怎么也抓不住。
成功的人,不见得比我们想得更多更周全,只是一念及此,马上掀被下床。意念,决定,行动,如此三部曲。约好的时间快到了,能不能毫不犹豫站起来就走?说了一万次要早睡,今天十点半能不能就关灯?答应人家的事,是否马上就去做,不给自己忘的可能性?这都是最微不足道的事儿,如一砖一瓦,但人生的大厦就是靠着一个又一个的偶然、一次又一次的行动垒起。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曾经的拖拉机,脱胎换骨成迈巴赫,只在你“快速起而行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