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一本有关阅读方面的书:《学习之道》,在读到第三章后,学到了两个概念: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这是我们的大脑在运作中的两种思考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思考模式在我们的大脑里始终处于切换当中。
自21世纪初以来,神经学家就巳经对大脑中两种思维网络模式间的互相切换取得了研究上的长足进步,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这两种思考状态基于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我们将其分别称为专注模式(focused mode)和发散模式(diffuse mode),它们对学习都非常重要。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大脑会频繁地在两种模式之间不停切换。尽管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你也无法同时处于两种思维模式之中,不过,对有些你并不太关注的事情,发散模式确实可以悄悄地在后台处理。有时候,你突然一恍神,那就是发散模式现身了。
专注模式下的思维活动对数学和科学的学习必不可少。它是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专注模式与大脑前额叶皮层(位置就在脑门正后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关。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某样东西上,然后砰的一声,专注模式就开启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手电筒发出的光,打开开关,富有穿透力的光柱就打在了你关注的目标上。
而有趣的是,发散模式对学数学和科学也同样必不可少。如果我们在一个问题上挣扎了许久而不得思路,它会冷不防地提供一个新点悟。同时,它也与宏观视角相关联。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模式思维就出现了。松弛状态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
了解到发散模式后,我逐渐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它了。例如,比起枯坐在桌前绞尽脑汁,我发现自己随意发挥时写出的吉他曲更棒。那些刻意努力的作品往往充满陈词滥调,无聊透了。写论文、为学校项目想点子或是尝试解决一个困难的数学题也是一样的。现在我信奉这样的经验:你越是苦思冥想,得出的想法就越是味同嚼蜡。目前为止,我都觉得这条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说,努力工作时的放松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当然,更是令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肖恩·瓦塞尔(Shaun Wassell)
我们为什么要有这样两种思考方式?答案可能深藏于生物演化之中。脊椎动物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并繁衍后代,就要面对两个主要问题。让我们用一只鸟来举例,一方面,它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从地面上啄取谷粒,获得食物;与此同时,它也必须警惕视野中是否有老鹰之类的天敌出现。处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任务,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当然是把它们区分对待。它可以让一个大脑半球集中注意力啄取食物,另一个则集中注意力在巡视。
当我们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必须先要用专注模式奋斗上一阵子,投入艰苦的努力。有趣的是,发散模式也常常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在题目艰涩难懂的时候。不过,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处于集中状态下,发散模式是被屏蔽的。
简而言之,从学习方面来说,任何学科中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两种基础思维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当我们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必须先要用专注模式奋斗上一阵子,投入艰苦的努力。有趣的是,发散模式也常常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在题目艰涩难懂的时候。不过,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处于集中状态下,发散模式是被屏蔽的。
简而言之,从学习方面来说,任何学科中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两种基础思维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这两种大脑思维模式的转换,让我想到一个词:一张一弛。生活中我们不能总是紧张专注,要适当的放松自己让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另一方面,生活中总是发散放松也不行,还是要专注做事,才能让生命有结果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