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历史将在黑暗中徘徊”
42年前,“一架农用飞机在如磐的夜色中清冷地起飞,飞临天津这个总理少年时代生活和最早投身革命的地方,又沿着渤海飞临黄河入海口,将那一捧银白的灰粉化入海空”。
2018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2周年。
42年前的今天,举国哀恸
42年后的今天,很多人习惯性的点赞转发,刻意地班门弄斧,以显示自己所谓的“高大上”的情怀和造诣,抑或只是简单地刷一下存在感。
又有多少人会去真正缅怀仰望这一位伟人——周总理
1、我独爱这梅,有色有香,经霜耐寒
松柏耐寒但却无花,竹子青翠但却无香,菊花经霜但却不受雪,唯有梅有色有香,经霜耐寒。周总理在少年读书处种植了一株腊梅,著名作家梁衡在《周总理手植腊梅赋》中这样描述:“其一树六股,遒劲曲折,上下翻飞,如绳缠龙盘。每当盛夏之时,枝探墙外,四壁难禁勃勃生机;浓阴满地,满院都是盈盈之情。”
这株古梅,是多少辛酸仍旧挺身向天
“念总理德高一品,却生而无后,死不留灰,去不留言,其大智、大勇、大德、大才、大貌,齐化作这株一品古梅遗爱在人间。”
2、你独爱这副蓝布套袖
总理出国总是带着一只箱子,牢牢锁住,锁住的并不是高级机密,而是他的一身寒酸的行头。将睡衣穿成纱衣也不愿更换,内衣上的补丁是补了又补,回到书房或卧室,便拿出一副蓝布套袖戴上,便开始伏案工作。这蓝布套袖陪伴了总理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工作报告、举世震惊的外交声明是在这副蓝布套袖下完成的呢。


3、每一次的唇枪舌剑都是国家尊严的维护
周总理外交,绝不会让他国对手占到便宜,他总是以超人的智慧,应酬自如。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道:“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手,塞进裤兜。这时,周总理皱了下眉头也从自己的裤兜里拿出手帕,擦了擦手,然后将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4、“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历史将在黑暗中徘徊”
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都在逐渐忘却,忘却历史,忘却那来时的路是多么的艰难。无论哪个时代,伟人总数少数的,庸人是多数的,因为人人都明晓,伟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以牺牲一切为代价也在所不惜的坚定,需要练就伤痕斑斑却仍坚如磐石的身躯。
回首新时期,国家更加强大,人民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可是,总是感觉丢失了一些东西,是什么呢?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在不断忘却。各种娱乐头条占据了新闻网页的大壁江山,各种丑闻充斥网络,甚至有人不断地涂抹事实,解构历史。喧嚣背后、利益背后,世道和人心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5、历史,是要铭记的,伟人是定要被尊敬仰望的,铭记和仰望的态度自然需要实际行动为根基的。我们要收起怯懦的嘴脸,好好反思那不堪大任的懦弱和逃避,以免成为龟缩一隅而又自以为是的精神懦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