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是早就不看了,年年换汤不换药的演,正如同此刻窗外鞭炮花炮轰声大作依旧如往年般扰人,到底是没有什么意思。
除夕却是怎么都要过的。是的,生活往往需要一种庄严的仪式感,生命也常常需要这样的心理体验。
是的,无论过往如何成败得失,你都得由这一刻开始,去重新经历四季交替,去迎接人生新的际遇,从而更加坦然地接受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
在这样的日子里,往昔寂静休克的乡村,血管里终于满淌着了血液,万家灯火点亮那无边无际的原野。
夜晚却终究是老样子。漆黑无边无际,寒冷深入骨髓。
抬头看漫天星斗,再看着积雪覆盖的阳坡坟地方向,一片漆黑与此刻的万家灯火遥遥相望,难免会使人生出人生苦短的感慨。
逝去的先辈曾经也是生龙活虎的孩子,现在生龙活虎孩子到未来某天,也将成为被祭奠的对象。事实是如此残酷而真实:无论喜怒哀乐,贫穷富有,所有活着的人结局早已注定。生存还是毁灭,答案令人失望……
我虔诚地点燃几枝香,极为郑重地插好,看着烟线丝丝缕缕飞向虚无,听着外面时远时近,此起彼伏,经久不息的炮鸣声,久久凝视着供奉着的祖宗的遗像。无声,却好似有千言万语。
中国人是讲祖先崇拜的,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必然的感恩。
我们的生命从此而来,我们所继承的,也是他们的血脉和姓氏,甚至于我们的品行与举止,也必然深受影响!
当然了,任何企图获得祖宗保佑的欲求,都不可能获得丝毫的满足。死者可以寄希望于后人给自己烧纸上香,活着的人的一切终究是只能靠自己。所有的寻求保佑的举动,终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或者倾诉……
我的奶奶我从未见过,在我尚未来到这个世界便已离世。我的爷爷虽然见过,却是在童年不谙世事的年纪,加之岁月已太过久远,如今印象基本上全无了。只是听母亲和别人曾经说起过一些往事,知道他老人家当年也是十里八乡名声在外的能行人,家里的光景在村里少说也是拔尖。只可惜晚年沉溺于喝酒和赌博,自甘堕落地毁了一世英名,否则以他对儿女们的成功教养,绝对可以说是值得尊敬的一位乡村长者……
由此,我又很自然地联想到了我出生于此的这个小村庄的变迁。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村里的楼房其实并不怎么多,在村里上小学时,下雨天常常要在泥地里艰难前进。每到农忙总是能见到各家劳动的繁忙景象。然而,十多年后的今天,村里却已是高楼林立,破败的房子反而凤毛麟角。而在老泥路上修成的水泥路,虽多有破损坑涡,曾经必不可少的胶靴,终究是被人们彻底遗弃了。
这些当然是变好的方面,但不好的方面同样存在。这一切似乎正暗合着人生无法圆满的道理。
首先,便是大量的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疯狂的涌向了城市。不逢年不过节,村子里总是一团死寂……
其次,是乡亲们都不再以种地打粮为生,昔日的乡村生活景象,永远的成为了历史,相应的朴素善良等传统美德也就成为了历史。
独自栖身于爷爷当年给父亲盖下的婚房,如今已经风雨洗礼而残破不堪的祖居,感受着冷空气的肆虐,我为自己的无能而深感悲哀。
我这个不肖子孙,继承了先人的血脉,却只能使先人的名号蒙尘,而无力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更休说什么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了。
我不禁发问,我不是农民根本不会种地,也不是城市人可以高高在上,那么我究竟是谁?
没人能回答。更没人在意我此刻的伤感。人类的悲喜往往并不相通……
曾经的光荣与不堪,到如今只剩下些淡淡的忧伤。在这除夕的夜晚,过去了也就不必反复再提说了。
藉此,仅管经历了越来越多的生离死别,可是,在今夜除夕向过往挥手告别之后,无论前路多么艰难,还是要继续坚持走下去。不说光宗耀祖,至少也绝不能白来这人间逛荡一遭。不说要对得起别人,至少要无愧于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