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端的高楼大厦,旁边的高架桥。往照片左边,拐弯过去就是广州工人文化宫,右边,就是黄沙码头。黑色的沥青路,路上车水马龙。图片所在的位置,就是六二三路。今天是6月23日。可惜,却无人凭悼。
这里的前身,叫做沙基。清末明初的时候,这里十分的繁华。众所周知,清自乾隆以来,闭关锁国,仅剩的开放的关口,便是十三号。这里距离上下九,十八铺,十三号的著名历史商圈,仅仅两个公交站的距离。而临近码头,就意味着,从伶仃洋入珠江,逆流而上,便可来这里卸货。
繁华自此造就。
1902年,大英帝国甚至想把殖民地的范围扩大到沙基。那时候的沙基,现今的六二三路,甚至可以令当时的世界霸主垂涎三尺。学堂,商阜,医馆,印务所,都应有尽有。有些繁华,得天独厚,但同样的,时代的浮沉,也是挡不住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所造就的繁华,毕竟不是内生的繁华,而是外力的促进。繁华,始终架不住冰冷的枪和炮。
1925年,中国两座明珠,产生了遥远的共鸣。
上海:五卅惨案爆发
1925年5月30日,一场惨案震惊中外。《马关条约》以来,在东方明珠肆虐并且横行无忌的日本棉纱厂的领班和工厂主,视我工人如牛马,任意凌辱作践,殴打谩骂。几乎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初期,资本家的罪恶全部施加在我们的同胞之上。
夫物不平,则鸣。
1924年,沪西工友俱乐部建立。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结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阵地。给工人识字,给他们演讲。党和红军的创始人之一,项英同志,便是当时的领军人物,
星星之火,一旦燎原,则无可阻挡。无论日方怎么软硬兼施,都没法阻挡工人阶级的扩大。2月9号,罢工。双方的对抗加剧。可尽管如此,剥削本质不改的日本资本家反而变本加厉。对抗持续到5月15日,共产党员顾正红遇害。
5月16日,成立“日人残杀同胞雪耻会”,前来吊唁顾正红者,达4000余人。
5月24日,顾正红烈士追悼会,参与者过万人。“这样伟大的无产阶级的集会,在上海,我敢说是空前的。”当时的新闻,记录了这样的话,仇恨和集体的意志,真的可以让人伟大。
5月26日,当局下令,默许开枪镇压。
5月27日,大夏大学,南洋公学,等60多个团体800多人集会,声援被捕学生。
5月30日,巡捕房门前,开枪!
《近代上海风云录》,会有更多的细节。
广州,香港,伟大的共鸣
1925年6月,广州,香港的工人,发动省港大罢工,声援上海工人。
邓中夏同志等人赴沙面组织和筹备办公。
1925年6月19日,香港海员,电车工人,印刷工人,率先罢工。一时之间,局面直接失控,也由于群情激愤,罢工人数直接到达25万人!
“政治自由,律法平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居住自由。”
24字,字字带血,字字带泪。
10万多的工人,在苏兆征等人的带领下,聚集广州。英,日,美等洋行工人,也加入到罢工序列。
6月23日,陈延年,周恩来等均参加了此次游行。对的,没错,就是后来令人爱戴的周恩来总理。
下午2点40分,岭南大学 坤维女子师范学院,圣心学院,执信,广州二校,黄埔军校等学生的游行队伍,来到了沙基。一名外国人率先开枪。随后,英法军队立即开机枪多学生扫射。游行队伍走避不及,当场造成多人死亡。
即日,国民政府以时任广东省省长胡汉民的名义对外方提出抗议,26日,第二次提出抗议。均遭遇拒绝。
6月28日,国民党左派人士陈其瑗提议,将沙基路更名为六二三路。即获通过。
以纪念50人死亡,170人重伤,以及无数的轻伤者。
秋风萧瑟今又是
我还在高一的时候,2008年,那时候班主任是历史老师。他给了我们一个社会调查作业,我领取的课题是,“广州地名研究”。当时,我穿着校服,和同学走遍开周边的车站,码头,住户,文化公园,黄沙码头。
忙碌的人很多很多,但记得这段历史,或者听人说起过的这段历史的,太少了。
“你知道,当年周总理在这里做过些什么吗。”
“不知道。”
唯有几个在公园下去的老大爷,在树荫下还记得些少沧桑。最大年纪的一位,他说,他当时10岁。
城市的变迁和教授口中的耻辱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内容:
“1950年代起由商业区渐转为民宅。1986年11月在沙基涌上兴建人民路至六二三路高架路,是当时中国大陆首条最长的城市高架路。
1990年代,在六二三路与黄沙大道交界处兴建广州地铁1号线的黄沙站。
2000年配合内环路的兴建而对其拓宽、改造,将上部的高架路改为内环路的一部分,也兴建了清平中药材市场。而原本完整的骑楼街和“蓝鸟冰室”等众多老字号在一个星期内就被当局完全拆毁,是中国大陆拆迁速度最快的工程。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汤国华称“这是一个耻辱”。而周恩来曾说过“要好好保护六二三路”。”
我不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我仅仅是一个整理者。怀着沉重的心情,向过往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