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今天王茝老师的课还是非常地精彩。尽管声音比较轻,但是精彩的内容还是促使我克服了困意和无聊。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这与教师的教龄无关,也和老师的职位无关,即使走上行政职位,更应该时刻注意教师的师德修养。做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
(一)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
学术研究没有国界,但是教师是有国籍的,更应该是有立场的。作为人民教师,应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所以,学术的谈论是没有异议的,但是教师更应该保证课堂纪律,更应该保证给在座的学生输送的是国家允许的内容或者范围。
(二)一个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正是最需要教师的爱的时候。
这样的学生很多,尤其是进入八年级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对初中生活环境的一步步熟悉,学生犯错的次数在增加,也会一次次的挑战着班主任的底线。我想,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首先要做好思想准备,只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才能更好的应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在走自己人生之路时难免会犯错。我们允许成年人犯错,但是不允许初中生犯错,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他们只需要学习就行了,其他事情不要去关注,不要去关心自然也就不会犯错。而一旦犯错,那首先就说明他们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然后接下来就是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轰炸教育……教师这样的逻辑着实会让学生很无奈,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但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着自己情感、灵魂,有着自己喜怒哀乐的真实存在的人。
大学里对学生相对宽容,比方说对学生的发型和衣着没有过多的限制,而初中校园则完全是另一个环境。我认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会不会就是大学里的环境更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全部的人,而初中的环境里则倾向于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机器,其他的一切都要为学习让步。我们一直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教书这是不难理解的,可是育人是什么呢?我之前一直认为就是教给学生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可是,听完今天的课程后,我更倾向于育人就是把学生看成是人。如果我们把初中生看成是人,那么在学生犯错,甚至反复犯错的时候,是不是就会是另一个态度了呢。
(三)老师什么样子,学生就什么样子。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心,他们就没有同情心,而以爱心去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爱心的做好手段。几年前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对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产生了思考,我想就应该是上面这句话所表示的意思吧。
(四)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条河
一条河指的是教师要有源头活水,而不是死水。如果教师自己的知识不更新,方法不优化,那可不就是死水嘛,仅仅靠自己的经验去应付学生,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