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的六个标准:师德修养好,教学业务精,师生关系融,涵养美德高,引领示范强,家校沟通妙。
一、人品好。师德师风放在首位,做人做事做学问。“先成人再成才,最后成大器”。
二、能力强。教师的综合能力包含6种:①“舌耕”能力。当教师就是靠这张三寸不烂之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②“目耕”能力。两层含义,其一,眼读万卷书,脚行万里路。和“三书”打交道:读书、教书、出书。真正成为一名会读书的教师,引领学生成为会读书的孩子。其二,意为“视野”。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叫视力,看不到的地方叫视野,教师要拓宽视野、展望未来;3“笔耕”能力。要用手中笔抒发心中情,不仅要会写教案,还要会写反思,写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4“脚耕”能力。一定要到实际中去,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去,到校园里去,到校外去。脚下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要做一名接地气的老师;5“心耕”能力。6.情耕,教师要有教育情怀,带着孩子奔跑。
三、态度好。会不会做是能力的问题,做不做是态度的问题。
教师最重要的职业能力有六个:
一、学习力。教师要有不停止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把书读薄,把自己读厚;把书读旧,把自己读新。我经常和老师们讲,不能永远只会唱那一首《涛声依旧》,要多唱一唱《走进新时代》。“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必须长流水,做活水之源。
二、研判力。好老师要有对教学精准的研判能力,尤其疫情当下,针对教育教学形式的变化,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研判。
三、研究力。教师要研究教材,把教材吃透,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研究学生学情,研究家校沟通。
四、沟通力。人无时无刻不在沟通,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同事、学生、家长沟通的能力。
五、创新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和核心,如果不会创造性的工作,而是重复性的工作,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所以要不断地在传承之上进行创新。
六、执行力。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要深耕于实际教学的每一堂课中,做好无数个的每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