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和表姐一起吃饭已经是过年的时候了。
表姐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像其他的毕业生一样迷惘,很快的接受了爸爸,也就是我舅给她安排的一份在银行里的工作。
大多数人不想承认这是一个拼爹拼家庭的时代,但现实就是如此。
培训到实习工资差不多3500,在省会城市里,这点工资也仅仅够吃饭和租房子,于是表姐毫无意外的继续在家里住着。
办公室里基本上都是女孩子,柜台前面每天站着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大爷大妈会唠叨一会儿,大多数人都是面无表情的交易着账户上的内容。这是一份安稳的工作。
那个时候我刚高考完,怀抱着对大学无限的憧憬。我跟刚刚工作的表姐说,我以后一定要去北上广,不会接受家里安排的工作。我清晰的记着表姐笑着对我说:“男孩子出去闯一闯也是好的,像我们女孩子的话,求一份安稳就好了”
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不同的定义,可能在最初的时候是一种想法,在经过家里人亦或者社会上的声音不断传入耳朵里时,就变成了另一种想法。
甚至不曾想过是对的还是错的,只是接受,点头。
我和表姐是一起长大的,她比我大五岁。我上小学她上初中,我上高中的时候她上大学。我还记得她那个时候跟还只对溜溜球感兴趣的我说的话:“老弟,我以后上了大学一定要去其他城市,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受家里管啦,可以谈恋爱啦,哈哈哈,现在好好读书都是为了自由啊”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位在那个阶段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在高考结束后想的也全是自由,没有束缚,向往去别的城市。
就像是我之前说的我要去北上广闯一下,可能对这一批人来说。那是个不知名的城市,那是个比较遥远的城市。
也许去那边就没有好的物质基础了,周围的灯红酒绿在几年来都和自己没关系了。但是,对年轻人而言这都不算什么,基础设施可以被取代,空气质量差也不会危机生命。
相反的,这些城市所代表的自由,对理想追逐的时光,将会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宝贵财富。
五年前,表姐的父母在过年时的餐桌上兴奋的宣布了她进银行的消息。我舅满面洋溢着红光,不知是喝多了还是怎么,吹嘘着找了什么老同学,托了什么厉害的人脉。
表姐安静的坐在位置上,就像是一个雕塑,但是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隐隐的不甘。那一刻她的人生被写好了剧本,署名是我的舅舅和舅妈。
以前读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看到一段话“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了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这番话是路遥写给主人公孙少平的,我觉得也是写给每一个人。只有怀抱着对安分生活的恐惧,勇敢的直面迈步向前过程中的焦虑感,才能获取丰收后的果实。
我们每个人就像是一艘帆船,这个社会则是一片无垠的充斥着各类礁石的海洋。在向前行进的途中,代表对财富的焦虑、对生活的迷惘、对情感的压抑...一块块礁石像一次次挑战一样摆在了你的面前。
面对挑战,人仿佛有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于是选择了后退,选择了接受,选择了一个相对安稳的人生。
就我而言,对各式各样的挑战固然有恐惧感;但是对于安稳的人生,处在这个年纪的我们更应该抗拒不是吗?
前两天收到了表姐发来的消息,她说在新房区买了个loft公寓,想从家里搬出去住,这几年工作存的钱刚好够首付。我觉得这是我近年来听到的关于她最好的消息。她终究是选择了逃离。
对于我而言,也即将面对一块关于选择的礁石。
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打算和去向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与思考。我也不免会去琢磨自己今后到底要从事什么,是本专业的工作还是坚定自己真正喜欢的,想去追逐的最初梦想。
现在的我还思考不出答案,也许人生就像是这样。
像电影《阿甘正传》里说的那句话,“你打开一盒巧克力,永远不知道品尝的下一颗会是怎样的味道”
我们需要做到的,仅仅是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下一个挑战,无论它有多么难以抗拒,你只需要保持自己不变的初心,并警惕前行过程会触到的礁石。
就可以大声的对自己喊一句:“拒绝安稳的人生,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