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一本书背后的故事8:为了忘却的纪念

一本书背后的故事8:为了忘却的纪念

作者: 咸鱼饼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15:26 被阅读0次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的学长。

大学时我们系的男生都住同一楼层,隔壁不是学长就是学弟,但大都不熟,走廊里时常遇到,学长们大多做高深莫测状,偶有熟识的也只是点头寥寥几句匆匆而去,显得忙碌异常。晓平学长是81级的班长,本人蒙同学不弃,也忝任班长,因了工作关系,与他在学生会偶有接触,也算相识。许兄南方人氏,个头不高,但面色红润,声音洪亮,眼睛炯炯有神,待人处事颇为热情,对我等也颇有照拂之意。毕业后许兄考取本校研究生攻读教育哲学,我则分回家乡一高校任教,慢慢失去了联系。

2003年5月有幸在中组部参加了一次培训,看课表时发现有许晓平的组织战略讲座,当时并未想到是学长。上课前发现是熟人,很是惊喜,多年未见,岁月并未在许兄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依然热情直爽,言语间丝毫没有生疏之感,仿佛昨天刚刚分开一般自然。许兄讲课旁征博引,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既有理论高度又风趣幽默,不时引发学员会心一笑,下课时大家用热烈的掌声给了许兄充分的肯定。离开前,他送了一本自己的书给我,客气地“请学兄指正”,实在是谦逊,令我惶恐不已。

此次相遇,留了电话,但平时联系并不多,只是偶尔从网上看到许兄到各地讲学的消息,看的出来很受欢迎也很是忙碌。

转年的暑假,有天突然接到许兄电话,说带单位的同事到海边学术休假,邀我过去喝酒聊天。同来的人都很热情,酒量也不错,喝的痛快,聊的开心。酒后的许兄妙语连珠,指点江山,臧否人物,豪放不羁,大有魏晋名士狷狂之风。

随后的几年,与学兄少有联络,偶尔有事请教于他,他也一如既往地热心帮忙,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概如此了。

2011年的一天,突然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晓平跳楼自杀”,震惊不已,经多方求证,只有悲伤而惋惜地接受这个令人痛心的消息。我与许兄君子之交,虽相识却无深交,对他的生活、工作、家庭…并无了解,至今也不解许兄因何会有此举?但我相信许兄做出这样的选择自有他的理由,我等纵有千般万般活着的说辞,但也只能尊重他的选择。

书犹在,人已去,但愿许兄在另一个世界依然活的那般洒脱自在。

相关文章

  • 一本书背后的故事8:为了忘却的纪念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的学长。 大学时我们系的男生都住同一楼层,隔壁不是学长就是学弟,但大都不熟,走廊里时常遇到,学长们...

  •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一 那日在山前犹豫,最终仍是落入俗套般回了头,你知道,我实在不想这样。 可是那些埋葬你的尘土已经在拒绝我,在我还没...

  • 为了忘却的纪念

    忘记一段痛苦的经历,无论有多么的困难,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都要勇气克服一切。2018年5月19日即是结束也是开始。...

  • 为了忘却的纪念

    (1)那年非典刚结束,老师电告新戏筹拍。组建在北京西三环外的西部酒店,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你。你是老师推荐的,当时只...

  • 为了忘却的纪念

    (2)这个戏是以天津为背景创作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最终决定主要演员都说天津方言,但部分角色讲普通话。筹备工作有条...

  • 为了忘却的纪念

    许久许久以来,我的内心像饱涨的水球,稍微受些压力就会汁液飞溅,怒发冲冠歇斯底里的突然来袭,都缘于我的执念与逃...

  • 为了忘却的纪念

    (4)‘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餘。子在川上曰:逝者...

  • 为了忘却的纪念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

  • 为了忘却的纪念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那墙边繁繁络络的杂草,望着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故土,如今我又在何方。 曾经,槐树荫里不绝于...

  • 为了忘却的纪念

    如果说乌江寒风吹响了爱情的悲歌、成王败寇的转瞬刹那,七夕夜半的铃语诉说着不容世俗的孽缘,那么,洋场黄浦便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书背后的故事8:为了忘却的纪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haattx.html